唐初,諸州縣因地理位置的重要與否和人口多寡,分為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偃師緊鄰東都,來往客商進出洛陽多經此地,因此評為畿縣。
偃師縣城不算小,至少對楊平安來說,很不小。早起練拳,然後找了個攤點,丟出自己偃師四虎的大名,一碗清粥三個包子,吃了頓霸王餐。接著開始奔波,為了他將來的發財大計而奔波。
大半天的時間,不僅逛遍了偃師縣城的青樓記院,而且還進行了一番市場調查,他得確定自己賺到第一桶金後,做何種生意。
在諸州縣郡中,偃師縣的繁華是數得著的,最直觀的的反應就是城裏青樓記院眾多,楊平安跑了一天,這才幾乎將城中的青樓記院逛遍,隻剩下最後一家。
呼——最後一家了,希望能有個好價錢。
長出一口氣,一身粗布短褐,腰間係著褐色布帶的楊平安,沐浴在斜陽之下,拖著疲憊身影,走向最後一個目標,也是偃師縣最大的青樓——蒔花館。
此時的蒔花館還沒到上客的時辰,樓裏也沒什麼生意。龜公倚門而立,眯著三角眼,悠閑的嗑著瓜子,身邊一地瓜子殼。
“去去去,哪來的窮酸,也不看看這兒是你來的地方麼!”在楊平安想要走進蒔花館大門的時候,盡職盡責的龜公攔住了他。
“我是來談生意的。”口幹舌燥的楊平安耐心解釋道。
“談生意?”龜公擠著三角眼上下打量一番,“呸!就憑你?看你的衣裳。。。知道這是什麼地兒麼?是你這種窮酸能來的麼?去,那個路口右拐,有個小胡同,左手有間小破院,最適合你們這種人!”
“我剛從那兒出來。”楊平安又解釋一句,道出了自己的來意,“我不是來逛青樓的,去將你們老板找來,我有好東西賣他。”
“不逛青樓你跑這兒。。。”龜公正待發火,不知想到了什麼,話音戛然而止。再次打量一番楊平安,又警惕的向著周圍踅摸一番,他忽然把頭探過去,在楊平安耳邊小聲道:“你懂不懂規矩,那種事兒走後門!說吧,人在哪兒呢?來路正不正?年紀多大?模樣如何?”
楊平安好容易才明白過來,惱怒道:“我不是人販子!”說罷,也不跟龜公多費口舌,直接從懷中掏出一遝書本大小的紙張,約有一指厚。從其中隨便抽出一頁,在龜公麵前一晃,停留了三個呼吸,然後迅速收回懷中:“明白了麼?”
龜公的眼睛一直跟著紙走,直勾勾的盯著楊平安的胸口,伸出了五根指頭:“五文錢。”
“滾!不識貨的東西,讓你們老板來!”
這回龜公沒有發火,連忙將楊平安讓進大廳,紛紛幾個大茶壺好生招待,不許放跑了他,自己則是快速跑上二樓。沒一會他就引著一臉不樂意的老鴇走了出來。
蒔花館是偃師縣最大的青樓,相傳背後有官場中人撐腰,就連老鴇等閑也無人敢輕易招惹。老鴇姓張,出身青樓,年輕時也曾紅火過,隻可惜美人遲暮,三十多歲哪怕風韻猶存,也不得不黯然退出青樓界這個永遠屬於年輕女人的舞台,完成華麗的轉身,成為一名光榮的老鴇。
原本她正在教訓手下的姑娘。青樓界的競爭向來激烈,一間青樓的優劣,更多取決於樓裏的姑娘質素。
由於蒔花館最近兩年新陳代謝太慢,加劇了喜新厭舊的恩客們的厭倦心理。如今雖然還保持著偃師第一的名頭,但第一的位置已經受到城裏其他幾間青樓的挑戰,地位岌岌可危。
她曾經向東家建議,從東都洛陽請來名記坐鎮,重振蒔花館的雄風,奈何東家最近不知在忙些什麼,遲遲沒有回複,她隻能在內部狠挖潛力,讓手下的姑娘們更加賣力伺候恩客。
“墩子啊,老娘告訴你,要是沒你說的那麼好,看老娘怎麼收拾你!”被龜公打斷了訓話的老鴇,在龜公的攙扶下走下樓梯,還不忘敲打龜公。
“哪能呢!小的辦事您還不放心?就算您信不過小的,還信不過小的的這雙眼?那絕對是好東西!”
二人說著話來到了金碧堂皇的大廳,龜公先是咳湊一聲,這才跟著老鴇走了過來。他是想提醒楊平安,奈何後者根本沒有在意,坐在那裏大口的飲著茶水,渾然不知他們到來。楊平安實在是太渴了。
沒眼力的土包子!老鴇心中不喜,走到距離楊平安五步遠的地方停了下來:“你就是墩子說的那個人?看你的打扮,嘖嘖,你能有什麼好東西?”
聽到老鴇的話,楊平安這才轉頭,站起身來,露出一個標準的微笑:“東西好不好,要看個人的眼光。有眼光的人,哪怕明珠蒙塵也能認出,沒有眼光之人,哪怕寶貝在前,也隻會做出那種買櫝還珠貽笑大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