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柫?? 王淦昌和原子彈(1 / 3)

瑞雪飄飄,一輛馬車駛進了韓園。

韓園就是團河行宮,韓立洪把名字改了。

“韓園”這個名字不是隨便改的,而是有很強烈的政治意涵,它再一次強調了韓立洪的政治立場,他是中國傳統政治的維護者和實踐者,和[***]的政治主張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一點,對很多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原本支持蔣介石的那些人。

對這些人而言,[***]是不共戴天的,是根本不可以合作的,而韓立洪和黑神軍,不管某些具體的政策如何激烈,但他們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合作的。

現在的燕京變成了一塊磁力越來越強的磁石,吸引著全中國各種各樣的有錢人和有本事有想法的人,尤其是那些對文化有所追求的人。

燕京城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脫變成富人之城,真正成了寸土寸金之地,房價是正常年景的二十倍不止,而且上升的勁頭依然強勁。

燕京城裏的不少老百姓都把房子賣了,搬到其他城市當富翁去了。如今,還留在京城的普通百姓都是有手藝的,可以賺到足夠錢的人家,比如特色小吃。

京城裏什麼都貴,這兒的涼水不是貴三分,而是貴三倍。

居大不易,古往今來,沒有燕京城更適合這三個字了。

京城裏的物價飛漲,但對周邊其他地方的物價基本影響不大,實際上,京城裏的物價貴不是貴別的,貴的是地,再說白點,就是身份。

比如,不講究身份的老百姓,想要便宜,那就受點累,去燕京城以外的地方去買。

當然,京城的東西貴那是真貴,但好也是真好,絕對都是頂級的。不過,缺德也就缺德在這兒,京城裏就沒有不好的東西,次一點的都沒有。

“居大不易”自然是韓立洪授意盧文昭一手搞出來的,他這麼做,既是宰肥羊,更是加大京城的吸引力。

大有錢的不在乎這點花費,真有本事又沒那麼有錢的,不管在不在政斧體係內做事兒,政斧都給待遇,分出三六九等,本事越大,過的就越舒服。

這不僅是錢,更是榮耀。

所以,現在的燕京城裏住的主要是三類人,一類是大有錢的,一類是有本事的,最後一類是給大有錢和有本事的提供各種服務的人,這包括政斧體係裏的人。

這樣的燕京城自然是享受之地,別說乞丐了,雜七雜八的也都不見了,所有的店鋪買賣都是給富人服務的,治安那更是好的沒話說,一個金元寶掉地上都沒人撿。

京城,成了中國人的夢想之地。

大街上,跑的不是外國產的轎車,而是中國傳統的馬車,京城的生活是超慢節奏的,不需要汽車的速度。

現在,在新建的保定,最大規模的工廠不是別的,就是生產這種馬車的,一輛頂級的馬車比一輛美國產的龐蒂克轎車都貴。

燕京城是一座純粹享受型的城市,而且是絕對符合中國人傳統審美心理的城市,這使得很多初到燕京城的人,都感覺京城跨越了滿清,似乎是直接從明朝鼎盛時期過來的。

燕京城,迷人極了,但很少有人能認識到,這樣的燕京城既是韓立洪可勁摟錢的溫柔大耙子,更是重建民族傳統自信的利器。

文化這種東西,尤其是藝術,說穿了,都是那些閑的蛋疼的人弄出來的玩意,是那些生活極度閑適的人的高雅品位。

所以,盡管時間還不長,但聚集了整個中國的精華,燕京城的人文氣息極度濃厚。

麵對這樣的燕京城,不要說是現在的西方,就是六七十年後的西方,那也是垃圾。

那些從上海,或是留洋回來的時尚一派,到了京城,很快就會覺得自己變成了可笑的土鱉。

在京城,穿西服打領帶,小頭抹得倍亮,這都沒什麼,但若和中國人說話拽洋文,或是動不動就洋人如何,那立馬就成小醜了。

這是強勢文化的心理自信。

上一世,曾經有人說過,什麼時候小孩子要學樂器,父母讓孩子學的不是鋼琴,而是二胡的時候,那中國就真的崛起了。

韓立洪原本以為這很難,但他沒想到,竟是出乎意料的容易,而且,在文化自信回歸的同時,也沒有矯枉過正的毛病,沒有出現固步自封,貶低西方文化的現象。

當然,個別的不是沒有,但那遠那不是主流。

馬車裏的客人是王淦昌。

老實說,韓立洪對這個大師那個大師,恭敬都很有限,但對王淦昌這些科學家,那絕對是沒說的,他們很多人來韓園不需預約,隨時都可以。

至於待遇什麼的,根本不用提。

對王淦昌這些人,韓立洪就好像是虧欠了兒女的父母,有一種很強烈的補償的心理。

王淦昌很年輕,隻比韓立洪大幾歲,他們早就成了朋友。

韓立洪一直再等王淦昌來,但他不知道要等多久。王淦昌就是王淦昌,沒讓他久等。

王淦昌來韓園,韓立洪從不迎接,兩人都很隨意,朋友之間的那種隨意。

坐下之後,王淦昌沒說話,他從皮包裏拿出了一疊資料放到了桌子上,然後神色鄭重地道:“立洪,我有一個建議,我認為我們應該著手研究原子武器。”

韓立洪心裏點了點頭,他一直在收集外國的學術報告送給相關領域的人,王淦昌雖然年輕,卻是這方麵的領軍人物,所以他把相關的學術報告都送給了王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