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二章 羊群、垃圾和經濟殺手(1 / 3)

三秦大地,開始了滄桑巨變。

五分之二的農民移民去了遠東,剩下的農民,他們的身份不再僅僅是農民了,他們又多了一個身份:樹民。

剩下的農民,他們多一半的精力都用在種樹上了,隻有把樹種好了,他們才會在被樹林環繞的田地裏種地。

種樹,是論棵算錢的。

種樹加上種地,保守估計,農民的收入當年就可以翻倍。

染綠黃土高原,徹底治理黃河,使之不再發生大洪水,這是韓立洪決定拿下陝西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

砰地一聲,書房的門開了,一個奶聲奶氣的天籟之音道:“姥姥,太姥爺喊你吃飯啦!”

盧曉雅睜開眼睛,站起身來,走過去,蹲下身子,把小孫女抱了起來,道:“太姥爺喊姥姥吃飯,小囡就不喊姥姥吃飯嗎?”

粉嫩的小手抓著盧曉雅的鼻子,小囡道:“小囡也喊的。”

歲月催人老,一轉眼,盧曉雅也都六十出頭了,變成了個風度翩翩的老太太。

盧文昭依然健在,老頭子八十六了,但身體康健,耳不聾,眼不花,依舊是龍馬精神。

盧文昭是十年前退下來的,他手中的權力交到了女兒手裏。當然,這自然是需要韓立洪的認可。

盧曉雅有兩子一女。

和盧文昭一樣,三個子女中,小女兒韓文婷最出息,小囡就是韓文婷的小女兒。

盧曉雅是把小女兒當接班人來培養的,所以,在這個核心重地的小院子裏,韓文婷和他們一起住,而兩個兒子和盧家其他的人都住在其他的院子裏。

這個院子,就是盧曉雅的兩個兒子也不能進來的。

這是中午,飯桌前隻有盧文昭、盧曉雅和小囡。

坐下之後,看著父親,盧曉雅不由笑了。

“你笑什麼?”盧文昭問道。

盧曉雅道:“爹,還記得三七年,您在燕京買房子買地樂的那樣嗎?”

盧文昭笑了,道:“你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盧曉雅點了點頭。

經濟危機好啊!

這些天,盧曉雅時不時就很不良善地這麼感歎一回。

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各種合同、文件雪片一樣飛了過來,這些東西不是論件,而是論箱,還是挺大的大箱子。

這次經濟危機讓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一片哀鴻,但卻給了盧曉雅天大的機會,礦山、企業、工廠、銅、鋼……簡直是買瘋了。

而更妙的是,買這些東西花的還不是他們自己的錢。

實際上,如果不是把黃金拿出來用,他們也沒這麼多的錢。

這些錢都是中東那些阿拉伯產油國的。

中東國家本就對中國極有好感,尤其是對埃及的幫助,讓阿拉伯人大大地出了一口氣,也讓阿拉伯人認識到了中國的實力。

當中國人露出了那麼一點意思,希望擴大跟中東國家的合作,尤其是金融方麵的合作,沙特國王立刻就同意了。

沙特同意,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對中國的印象好,而是因為對中國的印象好,也就有了合作的意願,而有了合作的意願之後,就會深入地研究中國。

這一深入地研究,自然就得出了把錢放在中國是安全的結論。

實際上,盯著中東的石油財富的,最眼藍的是美國和英法等西歐國家。

但由於以色列的關係,中東國家把石油財富放在它們那兒,既不情願,另外還有點不那麼放心。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誰都清楚的道理。

當中國的選項出現,合作就是必然的,而當中國給出的條件好於西方的,擴大合作也就是必然的。

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前,中東國家放在中國的錢隻有不到五億美元,但之後,每個月都有三四億美元轉過來,中東國家把很大一部分石油收入放在了中國的銀行裏。

這筆錢,在阿拉伯人手裏,隻能放在銀行裏,他們就是想花出去,也沒有這個可能。

實際上,要不是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布置的龐大網絡,這些錢在盧曉雅手裏也是花不出去的。

美歐根本就不讓你花。

這是一筆絕好的買賣,盧曉雅毫不懷疑,兩三年後,經濟危機一過,這些投資至少翻倍。

何況,賺錢是一方麵,那些戰略投資更重要。

這件事,盧曉雅自然根本沒可能意識到,她現在的這些投資將來究竟會產生多大的效益。

實際上,除了韓立洪,任何人也意識不到。

如果盧曉雅知道,僅僅十幾年後,讓她現在不明所以的投資—東京房地產,會翻上數百倍,極端的,比如東京銀座,一平米一百五十萬美元的時候,她一定會昏過去的。

下午三點,韓文婷和丈夫劉成仁回來了。

夫妻倆實際上是盧曉雅的特別助理,有資格知道絕大部分的機密,但凡事有利有弊,這樣一來,夫妻倆幾乎就失去了私人的空間。

夫妻倆隻要走出這個小院子,就受到嚴密的保護,或者,也可以說是受到嚴密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