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二章 開胃菜行動(1 / 3)

荒謬,是根本反應不了實際情況;合理,是因為確實是真實的數據。

之所以有這個結果,實際上,說穿了,很簡單。

在天津,剪個頭兩元錢,而在燕京,是兩千元,這其中的一千九百九十八元就是多出來的GDP。

燕京把這類行當發展到了前無古人、傲視寰宇、登峰造極的地步,所以,GDP別說是占整個北方的一半,就是占整個中國的一半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GDP代表不了實力,至少是對中國的意義不大,但從這個數據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來,燕京之外的北方經濟被壓抑到了何種程度。

高層為什麼要這麼做,商人們不清楚,但有一點誰都否認不了,那就是北方的經濟健康極了,絕對是世界第一,完全是按照模型來的。

北方的經濟,怎麼說呢,就如一個兩米高的大漢蹲在一個大木盆旁,在大木盆裏放紙船。

紙船就是北方的經濟,中央政斧就是那個兩米高的大漢。

這樣的北方是老百姓的樂土,但卻不是商人們的,所以,商人們都迫切地期待著改變。

商人們果然夠敏銳,一個月後,內情爆了出來,原來是北方和南方再一次達成了協議。

這次的協議極其重要,但依舊很少有人能真正意識到它的意義。

協議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礎產業政策。

南方各自治省同意北方的建議,以發展高速鐵路為主,高速公路為輔;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如地鐵和以天然氣為動力的公共汽車,抑製轎車消費。

這個,南方各自治省都很愉快地同意了。

美國的石油超過百分之六十都喂汽車輪子了,如果中國跟美國學,即便把美國整趴下,中國成為世界霸主,長久而言也是吃不消的。

如果中國跟美國學,那最先麵對的就是為了爭奪石油而必然要跟西方激烈對抗。

這是大道理。

小道理是南方沒有真正的汽車工業,壓製汽車工業受損的不是南方,而是北方,既然北方願意犧牲,那南方管不著。

而且,北方不僅犧牲自己的汽車工業,還要對南方的高速鐵路進行補貼。

高速鐵路網對南方經濟的促進作用傻子也知道,而且建設本身就是一塊大肥肉,高速鐵路網必將帶動的土地增值更是巨大的利益,何況還有人給補貼……如此一來,南方要是不同意那就沒天理了,更是給臉不要臉。

所以,即便那些美國豢養的漢殲狗千方百計地想阻止,也必定是徒勞的。

第二部分是社會政策。

社會政策分三塊,一塊是教育政策,一塊是福利政策,一塊是最低工資製度。

教育政策是南方比照北方,采取精英大學教育,輔以專科、技校、學徒等三大體係。

精英大學教育就是不跟西方學,不管好賴,隻要想上就都能上大學,中國的青年隻有百分之二十可以上大學。

餘下的,百分之二十上專科,百分之五十上各類技校,最後的百分之十去學徒。

學徒實際上也是技校的一種,但某些行業的學徒要比技校高級的多,比如那些奢侈品行業的學徒。

很多奢侈品行業的技能是沒有學校可以教授的,學徒是唯一傳承的方式。

福利製度同樣也不跟西方學,有養老保險,但沒有失業保險,醫療方麵隻有治大病的強製姓全民保健以及對少數特殊困難家庭的補助製度。

總之,中國的福利製度,其核心是絕不養懶漢,同時又保證不使任何一個公民因為無法抗拒的外力陷入自身難以承受的困境。

這兩塊的政策,南方各自治省同樣是樂於接受的,實際上,如果北方不這麼做,南方,具體地說是南方最大的利益集團正麵臨著越大越大的這方麵的壓力。

壓力來自兩方麵,一方麵是西方的福利政策,一方麵是北方的安穩生活。

施行北方的政策是投入資源最少的,南方各自治省自然求之不得,但如果沒有北方的幫助,他們自己卻是想做也做不到的。

阻力最大的是最低工資製度,因為一旦實施最低工資製度,就會打擊南方經濟的基礎——出口。

這方麵,北方承諾開放經濟,比如房地產業。

北方這麼做,既給了南方資本賺錢的機會,又可以吸收南方的一部分產品,抵消一部分出口的損失。

剩下的,產業升級的好處完全可以抵消。

而且,北方更承諾,如果南方的經濟惡化,可以接受南方一部分失業者到北方來。

這種好事兒比天上掉餡餅還天上掉餡餅,所以,除了那些美國豢養的漢殲狗,南方上上下下全都歡天喜地地接受了。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很多枝節方麵的協議。這些協議的簽訂,大大促進了南北方進一步的融合。

這次簽訂的協議不包括台島,台島是唯一的例外。

――――

華爾街和華盛頓的大人物們都恨,簡直恨死了。

中國人要幹什麼已經很清楚了,中國人要加速進行中國的統一,而中國人之所以有能力這麼幹,就是因為中國人吸了太多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