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支持新書《鐵血兵戈》,拜謝了。)
進入皇極殿之後,早朝正式開始。
春節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一般不會商議具體的事情,主要是表示上班的時間到了,其實在正月十五之前,老百姓基本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之中,這些年條件好了,老百姓手裏有錢了,對於春節就特別重視了,至於商賈,眼睛裏麵盯著的就是春節,他們能夠利用春節的時間,大做生意,老百姓的購買力加強了,春節能夠銷售無數的商品,在他們看來,賺錢當然比過節重要了。
皇太子蘇明劼主持早朝儀式。
這也是朝廷的規矩了。
蘇明劼早就熟悉朝政了,而且表現出來的沉穩和睿智,令諸多的文武大臣拜服,蘇成特別注意對蘇明劼的培養,蘇明劼在外遊曆的三年時間裏麵,蘇成的要求非常嚴格,不能夠享受特殊的待遇,必須要麵對實際,要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要思考如何解決老百姓存在的困難,同時也要注意官府的作風等問題。
在蘇成看來,蘇明劼的表現還是有些差距的,主要還是在身份的彰顯方麵,畢竟打就出生在富貴的環境之中,很早就成為了皇太子,受到了文武大臣的崇敬,這種身份上的優越,是無法抹去的,不過蘇明劼在處理政務方麵,表現的確是不錯的,朝廷裏麵的一般事情,基本都是蘇明劼處理,除非是重大的事宜,蘇成才會親自著手的。
蘇明劼開始提出來具體的要求,大致的意思就是上班的時間到了,諸多的文武大臣。必須要集中精力,必須要給省府州縣的官吏做出來榜樣,新的一年到來,馬上就是春耕時節,就是最為忙碌的時候了,各級的官府必須花費大力氣抓好春耕生產。
蘇明劼在早朝的時候。專門強調春耕生產,其實是與大晉各地出現的諸多情況有關,這些年以來,隨著商貿的巨大發展,農業慢慢受到了冷落,特別是在山東、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官府特別重視商貿的發展,對農業不是太重視了,因為商貿的飛速發展。意味著官府的稅收大幅度的增加,意味著官府的錢多了。
這種情況,早在大晉十年的時候就出現了,朝廷發現之後,沒有引起很高的重視,但皇上明確提出來了要求,民以食為,農業生產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忽略。不能夠因為經濟發展了,就不重視農業了。更不能夠因為大量的采購糧食了,就認為不種田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任何的時候,都要牢記糧食生產是不能夠忽視的。
也正是因為皇上的要求,每年的早朝,蘇明劼都會提出來明確的要求。各地不能夠忽視春耕生產,當然,僅僅是嘴上強調是沒有多大作用的,吏部和都察院早就將是否重視春耕生產與糧食產量等事宜,作為考核與提拔官員的指標之一。這就令各地的官吏絕不敢忽視春耕生產。
接下來,蘇明劼還專門強調了各地吸納移民的問題,隨著大晉的強盛,藩屬國前往大晉生活的人越來越多,除開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到朝廷做官的人外,還有這些人的家人,幾乎都是搬遷到大晉來了,能夠通過科舉考試的,都是藩屬國的精英人士,這些人來到大晉落戶,比如帶動移民搬遷的潮流,更大的優勢是,搬遷到大晉來的人,能夠很容易找到事情做,特別是在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等地,隻要能夠吃苦,就可以找到事情做,就可以掙到銀子,生活就沒有問題。
朝廷對移民的控製,總體是吸納的,但這些人必須在官府登記,必須要真正得到官府的認可,不過近些年來,隨意移民的人增加了,一些人不在官府去登記,導致各地官府對人口戶籍的管理,出現了偏差,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注意,否則大晉的人口將越來越多,朝廷諸多的官員討論之後,認為這樣的情況是必須要適當限製的。
蘇明劼最後到的就是駐紮各地的使節問題,因為大晉朝廷的強盛,駐外使節的表現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態度方麵,表現都是很強勢的,皇上曾經專門過了,態度不能夠表現的過於的強硬了,大晉需要得到的是實際利益,不需要在態度上麵強橫。
半個時辰之後,蘇明劼的話完了。
按照以往的慣例,就應該是皇上訓示了,早朝最終結束,但今日的情況不同了,接下來的議程,就是各國派來的使節朝拜了。
使節帶來了大量的禮物,這些禮物不會帶進皇宮裏麵,都是列出清單。
其實朝拜這件事情,各國的使節早就提出來了要求,隻不過皇上一直都沒有同意,好不容易朝廷同意了,各國使節都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故而這次的朝拜,就顯得特別的隆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