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麵的那些話,不知道讀者們是不是看出了中國人為啥老了帶孩子,外國人老了去瀟灑?
那到底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書中其實很多事情的背後都明了這個問題。比如,蔣華在女兒三歲時發現了女兒的聰明後,開始試圖教育女兒(雖然方法不對),這就強調了不要瞧孩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其實有句話叫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得很對。héng rén擁有比較強的理解記憶能力,但他的機械記憶能力就比不上沒有自保能力的孩子。換句話來就是,其實孩子完全可以從就開始教育。可能有人要,那孩子不是沒有玩樂的時間了嗎?我聲明兩點:一,從教育沒叫你一到晚教育;二,教育並不是背書才叫教育;書中的快樂和rì記兩章其實就點出了這個問題,哪怕是做家務,哪怕是逃學玩樂都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
這裏要提到我的一個根本的觀點——學以致用,如果學來沒用,那還不如把時間用去做點能學到有用知識的事,不是嗎?
至於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估計很多人是想聽一個現成的教育模式吧,我隻能——沒有。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每個孩子都自己不同的特點和特長,不要看人家的孩子學什麼就要自己的孩子學什麼,多花一點時間跟孩子玩耍,你很容易就會發現孩子的特點,因為孩子在自己信任的人麵前是不會裝假的(前提是你沒有打擊過孩子,從蔣菲薇不再告訴吳秀自己被欺負地事情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發現孩子的特長和特點,並正確的引導孩子在這條路上成長,不要因為孩子的特長無法為你帶來過多炫耀的資本就抑製他,強行扭曲孩子的成長。這就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也是我認為唯一可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態度。
至於一些具體的方法,書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這就需要讀者們去看懂本書背後的東西了。隻在這裏多一句,本書跟其他的書完全不同,本書中每一件,每一句都是有用意的,甚至每一個詞,也有細微意思上的用意。
大概有人疑惑了,那你為什麼不寫成學術論著一類的書呢?幹嘛要寫成網絡?就像我先前提到的那個在起點寫書的作者曾經問過的那樣,你覺得你的書能被這些一到晚在網上看網絡的人看懂嗎?
嗬嗬,不錯,無論是網絡大神還是網絡的撲街寫手,看網絡的人在他們心中一直就是大**,不要以為我在胡八道,其實很多看網絡的人自己心裏也很清楚這一點。但是,在我看來他們不是大**,他們應該是一群一時失去了方向的迷途之人。或者他們自己都認為自己不過是無所事事,看網絡消遣罷了,其實能看書,就明他們的潛意識中想學到一些東西,但是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卻被周圍的物yù等蒙蔽起來,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思想。否則他們幹嗎不去打麻將?那樣不是更消遣?
所以這些在網絡寫手眼中的大**在我看來是我的最好的讀者接受群,我想用自己的書去影響和引導他們,因為他們即將成為父母,他們即將麵臨兒女相欺再輪回的局麵。要避免再輪回,他們是一大助力。
嗬嗬,關於本卷的尾聲就寫到這裏了,再寫下去就讓人吃不消了~~關於如何讓孩子成長為宗師級的人物,中國人麵臨的種種問題的解決根源何在,地球人何去何從,後麵將會一一寫到。
不過這裏,我要請求讀者們原諒我把這些東西都隱藏到了書中的事件背後,因為我知道有一句話是這麼的,輕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會被珍惜。看看那些所謂的經典之言吧,大家看的時候都一致點頭,但看過了以後就跟風吹過沒多大的差別,也就是對大家的行為並沒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我讓讀者自行從書中尋找書背後的東西,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理解得更深更透!
對了,差點忘了,這裏送讀者幾句話,或者對你們理解本書有幫助,一句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言不如罔聞,一句是“讀書百遍而義自現”,最後一句是一定要用真實的人心和人ìng來看本書。嗬嗬,其實這三點也是我個人看書的態度和方法。~
祝大家周末愉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