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1 / 3)

聽市民們講,剛才第一酒漢湯官被鬼子抓去拉死人,麵對明晃晃的刺刀,湯官若無其事,照樣呷著甜甜的老酒。一個鬼子下衝上去,奪下他的酒鱉,扔得遠遠的。這下可觸犯了他的尊嚴,他青筋爆脹,眼珠暴突,學著鬼子的話,大罵道:“八格耶魯,你們日本矮子死了死了的。李廉夫奪我的酒鱉,我甘心,你們隔洋過海地來奪我的酒鱉,我死也不甘心。滾,滾回鱉洲去,讓你爺爺也安心喝酒!”日本鬼子聽不懂李廉夫是誰,也不是鱉洲在哪裏,隻知道眼前這個中國醉漢在罵人,就舉起刺刀,向湯官的腹中刺去。湯官痛苦地捂著肚子,嘴裏還叫著:“還我酒鱉!”就栽倒在地。

滿街都是焦味和屍體,大火還在燒著,慢吞吞飯店的一堵牆也坍了,黃福泰哭喪著臉,提出著個箱子在亂跑。

當他們來到花橋頭,隻見一頂十八層玲瓏花轎立在路中,轎扛前後倒斃著兩個鬼子,顯然,鬼子要搶走這頂轎子,是被花轎的主人給殺掉了。

這頂花轎的主人就是第二酒漢落的,他是雕刻世家的傳人。這個雕刻世家,還得從他爺爺起。

爺爺七歲就死了雙親,幫人看牛,學會種田。遠遠望去,隻見前麵的牛和後麵的犁耙,見不到七歲的耕夫。耕夫艱難地掙紮著,養活著自己。慢慢地,耕夫自強自立的故事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銀安縣城。縣城裏一位專做花轎鼓亭的老雕匠,感動地落了眼淚。他既可憐惜他,又佩服他。認為孩將來定有出息,就專程趕到花豹嶴,將他接來做徒弟。後來,這個徒弟果然有出息,他性情溫和,靈動聰穎,加上能刻苦鑽研,技藝上日見長進。三十歲時,因造了一頂十八層飛簷玲瓏花轎而出名。這頂花轎層層疊疊,都用鬥拱出挑,間以龍鳳走獸,人物故事,摯孩珠璣,琳琳琅琅掛在簷下。朱紅棗樹轎扛一抬,珠璣碰擦,鐸鈴鳴響。內有果盒,化妝盒,百寶盒,如搬來上淩霄殿,移來海上蓬萊宮。

到了落這代,西風東漸,文明婚禮開始出現,與傳統的女著鳳冠霞披,男著蟒服羽翎狀元帽的“洞房花燭登科”相並峙,所以花轎業凋零,落留了幾頂,專門租貰用。這頂爺爺傳下的玲瓏寶轎不出租,落視作聖物供奉。文明婚禮中漸興新娘燙發戴墨鏡,身著旗袍高跟鞋;新郎身穿長袍馬卦,頭戴大禮帽,在禮帽旁邊插兩麵根羽翎。因為花轎業的不景氣,落不得不放棄了主業,與一些雕刻匠一起,做起了白木件。這種白木件,用楊柳樹,白楊樹等材料製作,產品都是微型的掌上之物,有艄翁船,有劉海戲蟾,有財神,有灶爺,有觀音等。更有巧的亭台樓閣,層層疊疊,亭台內刻有時尚的少男少女,或雍容大方的貴婦人和老成持重的老爺們,他們都各有動態,或歌或吟,或棋或琴,或武或文,各有閑事幹,用立體的工藝形式反映了閑族的悠憩舒適的生活。除此,還有獅、貓、鼠、兔、鳥、等。或雄視一方,或靜觀下,或矯健敏捷,或狡猾機靈……這些藝術品,有的已超越了傳統風格,吸收了西方的藝術特長。如獅子的造型,雕刻得精瘦有力,用一種透視法,突出它骨胳與肌肉的健實部分,使它顯得更真實。這種白木件,又因材質細膩堅韌,潔白無暇,不上油漆,素淨明快,不但本土人喜歡,外國人一見到它,比中國人更喜歡。為此,早有本縣人攜帶著它,飄洋過海去南洋賣給華僑和外國人,菲律賓,爪哇,馬新泰都有人去,都發了財回家。有一戶還由此造成起了花園洋房。

花轎店隔壁人家養了一頭豬,煮了一鍋泔水,爛青菜加黃南瓜,上麵撒了些細糠粉,已被日本人吃了個精光,可能就是這兩個死鬼吃的。

三春他們眼見著這個情景,不禁讚歎了一聲,這個被他們拒之於猛虎會門外的酒漢,竟然會有如此的勇氣,連殺兩個鬼子。三春輕聲地叫了幾聲,屋內沒有回音,估計他已經逃到別處躲藏了。

三春和胡元慶避開人群,又向三春家奔去。三春一看,自已的家正在燃著大火,玉珍也不知了去向。他倆沿著矮屋叫著:“玉珍,玉珍!”突然在一堵倒坍的矮牆裏,鑽出了一個女人,手裏握著一把尖刀。她首先看見了三春,驚喜地叫道:“三春,我在這裏。”三春和胡元慶上前一看,地上躺著一個鬼子兵的屍體,三春問:“是你幹的?”玉珍猙獰地笑了一下,:“哼哼,他還想調戲老娘呢!”完一腳步踢在死屍頭上,鋼盔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