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謊言(1 / 2)

曹淑清見臘梅這麼急問的樣子,:“你好象與孩子的父母特別熟悉,這麼著急幹什麼?”

臘梅有點生氣地:“你大概沒做過娘,不知做娘的傷心。我是親眼目睹了失子父母的傷心情景。那做娘的哭聲呀,仙人聽了都要落淚。你知道什麼聲音最傷心,那就是男人的哭聲。你不知道,他爹快變成哭淚鳥了。那種哭聲呀,剌人心肺,你沒聽見過,你不會有體會!”曹淑清為安慰她的情緒,特意去倒了一碗茶遞給她,:“你渴了吧,喝上一口吧。”臘梅毫不客氣地接過,一口氣喝完,又遞還碗:“再倒點,真渴了。”曹淑清又耐心倒上第二碗給她喝。二碗茶下肚,臘梅的內火似乎稍退了些,:“我剛才有些急,現在你慢慢告訴我吧。”曹淑清理了理頭發,慢聲慢氣地:“好吧。起那孩子呀,長的真是鬃熊一樣可愛。你知道嗎,這山裏頭吃什麼呀,蕃茹芋艿筍絲幹的,有時男同誌去打隻野豬角麂的,改善一下夥食。但他偏長得滑脫水靈,那白白的皮膚,胖嘟嘟的手,誰見了誰都喜愛。把他丟到上海去,哪個也不會是山裏的孩子……”

旁邊幾個女兵也搶著:“這養孩的事,總的是曹班長的功勞,她化了多少心血喲。”“特別是夜裏,曹班長叫我們睡覺,自己照料他,有時孩吵鬧,班長是長夜不眠,眼睛都熬紅了。”曹淑清搖搖手:“別誇了,每個人都是媽嘛。”臘梅見她們這樣,心裏也感動,真誠地:“這幾年,為了這孩子,我知道曹班長和大家都辛苦了,我代表他的父母謝謝你們了!他現在哪裏,我能見見他嗎?”曹淑清向大家使個眼色,意思暫時都不要,班裏的女同誌都看懂了這個眼神,都保持了沉默。曹班長然後用平靜的口氣對臘梅:“臘梅,在部隊裏,要講究紀律。有些事不能講的,就永遠也不能講,允許講的也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上講。我們現在有鐵的紀律,不是曬穀場上的農村婦女,家長裏短地隨便講。”臘梅還是不理解,“見孩子與鐵的紀律有什麼關係?難道……”她看見了一張張沉默又哀傷的臉,臘梅心中掠過不祥的念頭。她拉著曹班長的手拚命搖著:“曹班長,你告訴我,你快告訴我,我要對得起他的父母呀!”曹淑清見她發瘋的模樣,隻好:“好,你等著。”就出了山洞,向大隊部請示去了。

根據高隊長與金政委的意見,關於孩失蹤的事,有些蹊蹺,近乎靈異,在沒搞清事實之前,誰也不能講。隻用一個善良的謊言來安慰臘梅,於是統一口徑,編織了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

曹淑清回到班裏,見到臘梅渴望的眼睛,心頭一顫,感到不該欺瞞她。但這是領導的指示,不得不執行,於是她了一個讓臘梅又悲傷又絕望的半真半假的故事:今年春暖花開時,春雪還未消融,一股黃家堡的民團偷襲大隊部,高隊長與金政委已處於萬分危急之中。對於這突發事件,各班緊急進行援救。婦女班也緊急拿起武器,趕緊去增援。臨走時,曹淑清把吃的放在孩身邊,並關上篾條門,匆匆帶著大家去保衛領導。經過一陣激烈的戰鬥,民團死的死,傷的傷,大隊部領導得救了。這半個故事是真的。

婦女班回到山洞,曹淑清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但一看,孩子不見了。篾條門的下麵的有一個洞,象是被什麼動物啃爛的。根據地麵上留下的爪痕,認為是狼的腳印。這件事震動了整個觀音山,高隊長命令各班搜山,搜遍了附近山穀溪流,都找不到孩的蹤跡。婦女班都哭開了,男同誌也都落淚,多可愛的一個孩子,一個觀音山子,就這樣不見了!這半個故事是假的。

臘梅聽完整個故事,眼淚含在眼裏,她緊緊抓著曹淑清的手,不相信地問道:“曹班長,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吧?”曹淑清見臘梅情緒失控的樣子,心裏有負罪感,不敢大聲地肯定。但想到上級的指示,就隻得把這善良的謊言進行到底。她帶著哭聲著“山裏有狼,山裏真的有狼呀!”

臘梅隻有接受了這個事實,她自怨自艾,哭了好大一晌,在大家的勸慰下,才止住了眼淚。

在以後的日子裏,臘梅逐漸感到部隊的溫暖,明白了許多是非。在女班的班會上,同誌們起日本鬼子掠奪礦產資源的事。有的他的家鄉地底下會挖出許多茶色水晶石,六角剖麵,象顆顆寶塔糖,元朝的一位耶律賽罕宣慰使就曾在此督導開采,最近,日本鬼子也想開挖。有的,她家鄉有一個銀子礦,清朝人也開采過,洞頂有一條寬約十公分的的礦苗,雪白鋥亮,直通洞內,現日本人已在挖掘。有的,她家鄉有綠石礦,已被日本人開采多時了。大家聽著,好比日本鬼子在剜她母親身上的肉,恨得不得了,這些鬼子敲骨吸髓,真是一群的可惡的強盜!

到每個人家鄉的趣聞時,她們的心情會變得輕鬆起來。特別是附近三縣的民俗風情,聽起來既有趣又新鮮。如嫁囡的十裏紅妝,一律是朱紅的顏色,吹吹打打的的十裏迎婚隊伍,好比是老鼠嫁囡的年畫。有的村迎來的新娘,如與新郎八字有衝,新郎必須在新娘進洞房後的下半夜,從柱子上攀緣到新房前,站在門口,輕輕地叫著:“姨娘,門開開……”這樣一直叫到口幹舌燥,幾乎昏倒,新娘方可開門,這樣晦氣就可解掉。有的地方作興新娘出嫁時,貼肉要穿一件紅肚褡,上麵繡上一個胖娃娃,預祝早生貴子。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農夫要去田裏挖一個稻杆株,放在閶門前的供桌上,點香燭拜拜,祝願來年年成豐收。造房子也有自己的風俗,主棟梁要從山上斫來,要挺直。上梁時候要請魯班師,由泥水木匠拋饅頭,講吉利話。造橋也有講究,要請橋頭老爺;打井要請水花姑娘,做壽要掛壽星和海屋添籌的中堂畫;出殯的風俗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不管有錢無錢,死人都要寄厝三年才能下葬;最後講到了一些忌諱:如把吊上來的水倒回井裏,就要惹井花姑娘生氣。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薩開眼之日,不能隨地便,不能潑髒水,以免冒犯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