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穎芝那兒還有一份名單。上頭寫的是建南侯府名下產業裏做事的管事、掌櫃們。他們比起一般的夥計,多了份體麵,但比起外頭的客人,身份上又差著些。因此米穎芝打算另行選址設宴,讓趙遊去招呼。這也是同樣不能輕忽的,有些人要直接跟著趙琇入王府呢。
趙琇看著名單,不由得笑了,她對張氏道:“祖母。想想咱們剛回奉賢的時候,哪裏認得這許多親友?冷冷清清的,也就是逢年過節,族人們還能在一處熱鬧熱鬧,偶爾二舅公也會帶著小輩過來給您請安罷了。如今卻是大變樣了。回頭想想,就象是在做夢似的。”
張氏笑道:“你先別顧著做夢,我這裏還有人呢。平日裏與我交好的那些個老姐妹,雖然不是人人都見過你。但也都是你長輩。她們念著這頓喜酒許久了,我總不能不給她們下帖子。”
趙琇這回是真有些暈了:“什麼?祖母要連那些老太太、老誥命們也要請來嗎?我以為你們隻是業餘媒人聯盟而已,原來已經這樣要好了?”
張氏瞪了她一眼,對米穎芝說:“上回瑋哥兒與你成親,沒有請她們。她們就抱怨了我許久,這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忘了的。帖子還是照發吧。來不來全看她們高興。隻是在喜宴之前,先問清楚了她們會不會來。若是不來,那就不必備她們的位子。”
米穎芝連忙應下了,重新清點了一次名冊,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都快有兩百個人了,光是女眷就有近百!”
趙琇總覺得有些不靠譜,她重新看了一次名單:“真要全請過來嗎?我嫁人,有必要請那麼多實際上不認識的拐彎親戚嗎?倒是明知書館的人,我覺得不該不請的。另送了席麵過去,好象跟管事掌櫃們一個待遇,未免怠慢些。”
張氏道:“那就在鋪子的後堂裏給管事掌櫃們設宴吧,明知書館的學子,有了功名的,就正式下個帖子請來坐席,沒有功名的另尋了好館子招待。多點些好酒好菜,別怠慢了。他們也是有心,方才還讓易二郎送了賀禮來呢。”
“賀禮?”趙琇好奇了,“他們會送什麼賀禮給我?”
米穎芝連忙讓人把東西拿了上來,卻是一套書,裝璜得整整齊齊的,裏頭是精心印製的書本。趙琇翻了一翻,驚訝極了,原來這套書收集的不是別人的作品,正是她翻譯的所有西洋書籍全集,有經濟學方麵的,也有詩歌戲劇,還有些語言雜記之類的東西,分門別類,整理得井井有條。書裏的字句也有人全都重新校對過了,有些錯漏的地方,也不知他們是尋了什麼人來幫忙,重新補上,再找了印書坊印刷成書。翻著這些猶自散發著油墨香氣的新書,還有書的封皮上寫的“明知堂主人”的署名,趙琇忽然覺得自己的鼻子有些發酸。
原來……她一直匿名翻譯抄寫的書,明知書館的學子們都看在眼裏呢。他們從不聲張,但這一套書也代表著他們對她的承認。
雖然不是她自己的作品,但趙琇心裏的成就感依然滿滿的。也許在幾百年之後,她的名字也會印在曆史書上,這樣記載著:趙琇(生卒年月),號明知堂主人,楚朝著名女翻譯家、藏書家……
這麼一想,趙琇心裏就不由得美起來了。(未 完待續 ~^~)
如果您覺得《閨門秀》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