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無路,後有追兵,彈盡糧絕,這便是當時陷入絕境的赤眉軍的真實寫照,在這個時候,一切的理想以及各種堅持都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屁用,被災摧毀了最後的一絲希望,饑寒交迫的赤眉軍卒們那時的唯一的一個念頭,便也唯有想要活下去而已。
劉秀不失時機的對這樣的一支殘兵敗將表示了他的仁慈:僅僅隻是允許對方活命而已,然而就是這樣便已經足夠,已經窮途末路的赤眉軍殘部,終於還是全部的向劉秀投降……
與此同時,在劉秀背後的陰麗華也出手了,她的目標則是隱藏在這一支赤眉軍骨幹之中的,魔門的傳承後裔們,而在陰麗華的謀劃之下,這一支墨家的傳承近乎全部的被吞並進入了陰麗華所在的巫女一脈傳承之中,也因此,在這一次赤眉軍的覆滅之中,陰麗華卻極大的擴充了本門巫女一脈的實力,並且因此而改變了魔門的勢力格局對比。
赤眉軍的興起與覆滅令的墨家最後的力量損失慘重,然而更為嚴重的是,因為與劉秀等漢朝皇族的結怨,導致劉秀與陰麗華對於墨家之人極為警惕,可以用嚴防死守這個詞也是毫不為過!
而就算劉秀與陰麗華死後,在接下來的二百年的歲月裏,他們的後人對於墨家的嚴防死守,也是從未放鬆過!而在這樣的一種形勢之下,墨家,這個曾經顯赫於戰國時代的著名學派,竟然真的有漸漸走向滅亡的趨勢了……
而墨家的後裔們當然是不甘心就此默默無聞的滅亡的,就算傳承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大半損失,甚至因此而不被當時的主流學派們認可,承認為墨家的傳承,這些墨家的後裔們卻依然還在不停的積蓄力量。哪怕結局並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但至少在臨死之前,要拚搏一番!!
隻是在之後近乎二百年的歲月裏,漢帝國的統治不如同鐵打一般,但至少的確穩如磐石,而墨家的這群後裔們卻始終處於帝國與巫女一脈的監視之下,不要尋找帝國統治基層的漏洞從而在暗中積蓄力量。就是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漢帝國≦≦,以及巫女門一脈的如鄰大敵,如此的嚴防死守,以至於在劉秀與陰麗華死後,00年歲月裏,墨家的確沒有找到任何的可以趁勢而起的機會,以至於即便如此的憤怨,不甘,即便依舊在持續不斷的衰弱下去。那些自詡為墨家的後裔們的傳承者們卻依然隻能苦苦煎熬著,在衰敗之中期待著一個命運的轉機的到來!
——應該,墨家文化真不愧為曾經在華夏文明中盛極一時的超級學派,以至於曆經戰火的洗禮,多少次削弱了自身力量的分裂,以及來自於秦皇漢武等千古一帝的致命打壓,卻猶自屹立而不倒,並且即便已經看似毫無希望。卻依然能夠苦苦的堅守,而不是破罐子破摔。蚍蜉撼樹一般用手中的最後一點力量去挑戰帝國與巫女一門!又或者是分了最後的一點墨家祖產,然後各自散夥……
墨家的傳承之底蘊,實在是太過於堅韌,以至於在其餘諸子百家之中,除了一直保持長久不衰道家與儒家之外,就連當時正處於極盛狀態的巫女一門。從後世看來,其傳承的堅韌性其實也是遠遠不如墨家的,墨家的傳承,在從其誕生的那一起便一直伴隨著華夏文明的發展生生不息,然後。在一代又一代傳承之中,貫穿了整個華夏古典意義上的帝國時代……!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些墨家門徒的苦苦守候之下,00年後,隨著漢帝國的大廈將傾,在巫女門、滅情道的前身與儒家在統治階層慘烈廝殺而自顧不暇的時候,長時間備受打壓的墨家門徒們,也終於等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並且這一次他們並非單打獨鬥,而是已經連絡到了一個極其強大的盟友——道門的力量。
嚴格來,所謂的道門力量依舊指的是在紅塵以及早期聯盟一般的魔門之中野狗爭食一般的入世一脈,而絕非影響力非同尋常卻向來超然不插手一切紅塵中事的出世派別!當然,此時的道門出世派別便已經被世人看作是了道家的主體,而昔日顯赫一時,足以與出世派別分庭抗禮入世一脈,則徹底的淪為了道門二流之中的旁門左道……
不過,雖然彼此之間的理念不同,但因為下大道殊途同歸的緣故,所以無論是出世派還是入世派,兩派中人對於自身歸屬於道家這一立場,卻全都沒有任何的否認,加之出世一脈專注修身,入世一脈看重實利,兩派之間沒有嚴重的利害衝突,因此,雖然早早的分裂,道家出世與入世兩派卻絕非其他學派一般,雖是同門同派,但一旦分裂便互相視對方於敵仇,比之前門派的宿敵還要恨不得除去對方,而全然不看昔日的同門之情!
但道家卻全然不是這樣!也因此,雖然早早的就已經彼此分裂,但道家出世與入世兩派間的聯係卻是極深,而又因自身力量薄弱的緣故,使得道家入世一門在處理一些瑣碎事的時候可以獨立去做,然而,若是參與到王朝更迭,九鼎移位這樣的大事的話,入世一脈,卻非要得到出世一脈的全力支持不可!
也因此,雖在表麵上與墨家聯合的僅僅是二流的道家出世派別,然而在這出世派別的背後,卻是整個道門勢力的暗中默許與支持。
而事實上,在下動蕩的時刻,道家出世各派係暗中支持入世一脈這樣的事情已有先例可循,那便是在王莽篡漢在那個動蕩時代裏,道家的力量,透過隱藏在劉秀身邊的道門入世一脈,從而給予了後來的光武帝劉秀以極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