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使命(2 / 3)

是的,那個時候道門所看重的人選便是劉秀!而後來的事實,也無疑是證明了當初道門所一貫看人的眼光的正確!

然而遺憾的卻是。神通不及數,道門就算擁有鬼神莫測,預知機的大神通,卻終究還是敗給了命運之輪的自行流轉,所以雖然在那一次下動蕩的機遇與挑戰之中,道家派係雖然成功的站在了勝利者的這一方。然而他們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卻是大大的低於預期……

而在那場動亂之中的最大受益一方,當然,便是站在劉秀身後的那個女人陰麗華,以及她背後的那個,當時偏安東南一隅的巫女一門!!

其實,僅僅隻是被巫女門人捷足先登,其實卻也並不會引來道家的如此忌憚,必竟道家的傳承崇尚法道自然。講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因而對於世俗的得失其實也並不如何看重,而對於以最為熱衷世俗事務的入世派道家傳承來,以道家如此龐大而深厚的底蘊,絕對正確的思想觀念,即便並沒有在那一場下大亂中獲得最大的益處,然而隻要能夠與新生的帝國統治階層建立良好的關係,道家的思想。便足以在統治階層內部牢牢地紮下根基,並長久不衰的延綿下去!

原本。道家諸派係的計劃便也正是如此,也因此,或許會有一些人,會因為回報的低於預期而感到失落,然而在道門中人的絕大部分,其實對此已經相當滿意了!

修行之人不應該過多的眷戀塵世——這一條。向來是道家出世派的信條,也因此,既然大多數的道門中人都對新帝國誕生之後的回報感到滿意,那麼按理如無意外的話,道門的高層人員自然要退隱山林。繼續修仙求道生涯,而道門在世俗世界所擁有的龐大影響力,則會悄悄地潛伏下來,直到,又一次的下動蕩的時期的到來,被動地將這股力量驚醒為止!

原本的確應該是這樣結束的!

然而問題是,身為皇後的陰麗華所在的巫女一門,雖然長期偏安於南方蠻荒地區,巫女一族的傳承對於道家諸多派係傳承而言,卻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

其實,巫女一族傳承的曆史非常久遠,雖然之前長期偏安於荊南,湘楚等蠻荒偏遠之地,然而其源頭,卻足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神話時代末期,那時,正是傳中的黃帝公孫軒轅誅殺魔神蚩尤的紀年前後,同樣也是古華夏文明剛剛成型的之時,最初的道家在當時才剛剛脫胎於巫術具備雛形,而至於後世的那些都曾經輝煌一時的法墨雜儒並其他諸子百家流派等等,則當然更是沒有一絲的影子,因而,在那個蒙昧與文明並存的時代,巫術充斥於遠古先民們所創建的燦爛文明中,並占據著絕對統治地位的。

而巫女一門,當然便是那曆經無比燦爛輝煌而又衰敗之後的上古巫術的傳承的繼承者們。

可以,下萬法盡出巫門一係,而以道家向來出塵的處世態度來看,道家與這樣上古遺留傳承的文明,本來是不應該有任何的衝突才對,然而事實卻恰恰的相反!

究其原因?上古之時又被稱為蠻荒,雖然也正是在那個時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上古先民得以在漫長的歲月中漸漸融合而成為一個統一的華夏民族,並在之後的數千年裏創立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帝國,以及同樣非凡燦爛東方文明!然而在蠻荒之時,由於生存環境的極端惡劣,以及邪神與妖魔的並行於世帶來的恐怖與殺戮,蠻荒時代,在華夏民族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這片大地上,卻是充滿了無數的血腥與恐怖!

妖魔食人,邪神欺人,就是後來融合成為統一的華夏民族的前身——各個原始部落之間也會經常便會發生戰鬥,為了更好的生存條件、美貌年輕的配偶以及為此能夠帶來的更為強壯的子孫後代,部落間連綿不斷的血仇,以及……向邪神敬獻戰俘進行血腥的祭祀,以換取與邪神的豐厚交易……

長期血腥的戰爭必然帶來極度血腥的文明,因此上古之時的巫術文明也是同樣極為血腥與殘酷,這種血腥與殘酷,甚至深深地融入進了巫術休係的思想當中,使得當時的上古先民部落不僅不視不同部落的先民種群為同類,反而是對形形色色的邪神更為認同。並且在邪神的蠱惑之下,極為熱衷於殺戮、狩獵其他不同部落的部落居民……

所以,當五帝之一的姬軒轅黃帝統一華夏之後,上古巫術便迅速的沒落下來,因為偉大的華夏始祖黃帝,自然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子民繼續受到邪神的蠱惑從而繼續的彼此互相殘殺!

黃帝龍馭賓之後。他的繼承者們繼續遵循著黃帝的決策打壓巫術,以至於等到堯舜時代時巫術已是十分的式微,雖然在之後的****兩朝便又有了複興的氣象,但,那卻隻不過是回光返照!

——在伴隨著崇拜鬼神且國家製度極端血腥的商王朝被昔日它所欺壓的多國同盟聯手滅亡之後,上古巫術,便終於在這片華夏故地上完全的斷絕了蹤跡。

所以即便原始的道家實際上是脫胎於上古巫術體係,與上古巫術之間的淵源極深,但即便如此。因其刻入巫術傳承核心之中的思想的陰冷與恐怖,使得原始的道家自從分離出巫術體係的那一刻起,雙方便已經成為了不死不休的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