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鐵拳無敵 佛牙衝天(3 / 3)

於是繼北魏太無敵拓跋壽第一次滅佛之後,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第二次滅佛,就在這樣的一種社會現狀之下產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北周武帝滅佛,並非如北魏太武帝拓跋壽一般是在受到儒道兩家有意蠱惑之下的對佛教文化的滅亡行動,而僅僅隻是因為佛教勢大,北周武帝想要以此來削弱佛教的勢力。補充國家財政與青壯勞力的不足,也因此,北周武帝的滅佛舉動,便自然不會與他的前輩北魏太武帝拓跋壽相同,事實上,雖然在北周武帝滅佛時期,為了能夠盡最大限度的打擊佛教勢力,宇文邕對待佛教的態度從來都是佛經燒毀。佛寺充公,對待虔誠的佛教信徒。北周武帝雖然強令他們還俗回家,然而,這位英明的君主的確並未有過殘殺任何僧尼的行為,所以,後來又僧尼造謠汙蔑武帝死後下十八層地獄的謊言,完全就是對這位君王**裸的汙蔑!

——據傳達摩禪師東渡到達南朝之時。被當時南朝佛教的興盛局麵所震撼,讚歎從未有見過佛教如此的狀況,然而當他與向來崇佛的梁武帝蕭衍會麵之時,卻最終發現這位信仰極為虔誠的帝王卻並不了解佛法的真諦,以至於當梁武帝問達摩禪師自己做了無數的法事積累了多少功德的時候。達摩禪師的回答令他極度失望:沒有什麼功德!,而禪師也在梁武帝的失望之中,毅然離開南朝進入北魏的土地……

達摩禪師梁武帝做的善事不積累功德,福報都隻在今生一世,而後來,梁武帝的一生果然驗證了禪師的話:梁武帝逝世時八十六歲,享國共計四十八年,這樣的時間,即便是在整個華夏王朝的帝王史當中也是不多見的,就更不要在時局動蕩的漢末——南北朝亂世時代了,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君王,他的晚年卻是尤為的不幸,梁武帝晚年,南梁宮廷之中的權利鬥爭越發暗流湧動起來,梁武帝蕭衍的親族甚至包括他的子孫兒女們都一心盼著這個”老不死“的趕快死去,好趕快繼承他死後留下的皇位,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令的這位在南朝六朝之中既英明而又仁慈的帝王極為悲傷,以至於甚至一度心灰意冷到想要出家為僧!

梁武帝後來因為接納了北朝的叛將候景兒引發了候景之亂,病最終因為被俘而餓死,他所創立的一度強盛的南梁王朝也因為候景的叛亂與之後南梁內部的激烈內訌而煙消雲散,被陳霸先所建立的南陳所取代,一切的一切,終究還是沒有逃離最初的時候,禪師對他的命運的批語……

所以才,無所謂行善或者作惡,佛法真諦就應該直指本心,即便北周武帝燒毀佛經、毀壞佛像的政令真的積累惡業,那麼他的國家因此而滅亡,家族因此而血脈斷絕,就已經是償還了滅佛做下的罪惡了,又怎麼能還有在十八層地獄受苦之呢?在佛教言論之中所蘊含的虛偽與妄自尊大,由此而可見一斑!

北周武帝滅佛,雖然並未殘殺僧眾,然而佛教的勢力損失巨大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在這一場滅佛的運動之中得以最大保全的佛教派別,赫然,便是當年達摩禪師所創建的禪宗!這是因為禪宗的修行理念從來就是自食其力,因此在這場清算佛教產業的滅佛運動之中反而受到的衝擊最,而也正是因為禪宗的各種理念與之前佛教傳統的理念大相徑庭,使得在大量淘沙一般的滅佛運動之後,以幸存的禪宗派別為首而得以繼續發展的佛教宗派,已經與之前的佛教大不相同了!

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其實正可以被看作是外來的佛教得以本土化的最後分界。從此以後,雖然佛教依然得以勢大力壓華夏本土宗教,但是在那之後的佛教,卻再也不會被本土人士當作外來的文明看待!

憑借著勵精圖治以及刮搜佛教得來的龐大財富,北周武帝宇文邕才得以發動對宿敵北齊王朝持續的強大攻勢,並最終將北齊王朝所滅亡,而在消滅宿敵北齊王朝之後,北周武帝在原北齊王朝的境內繼續推行滅佛的政策,以積蓄財富,為南下消滅阻礙下統一的最後一個割據勢力:南方的陳王朝,隻是可惜的是,不久宇文邕便身染重病,很快的過世了,他的皇位被傳給了他那殘暴且無能的兒子北周宣帝的手中,統一下的事業,將要在另一位偉大的君主,隋文帝楊堅的手上完成了!(未完待續。)

ps: 個人有關於璀璨的王者之劍的設定:

被此劍所選擇的王者,將獲得神的祝福,亦因此而背負人間之罪惡!

王劍第一代主人:掃羅:背負之罪惡:懶惰

第二任主人:大衛王:****!

第三任主人:猶大:嫉妒!

第四任主人:莫得雷特: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