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杜荷講課(2 / 2)

可到了南山書院,卻又是另一番場景,這裏對於花的恐慌,是最先消除的,因而,也很快就恢複了秩序。

農學院的人,依舊還在種田,學員們發現了一種極的蟲子,叫草蛉,草蛉這東西,個頭很,卻極有意思,農學院的人察覺到,這玩意在放大鏡之下,居然是擇幼蟲而食的。

譬如各種害蟲的蟲卵,一隻草蛉短短一生所食的蟲卵,竟有數千之多,這是極恐怖的數字,在這個時代,莊稼最大的危害就是蟲害,一旦遭了蟲害,那果樹和糧田,便統統毀於一旦,草蛉幾乎是教害蟲們斷子絕孫的殺手,這玩意繁殖快,且終日都在尋覓害蟲的蟲卵,可以大大的抑製蟲害的風險。

當然,農學院主要研究的是,草蛉對於蝗蟲的抑製。

為此,他在一處溫棚裏,專門養了蝗蟲,使其繁衍,而後在溫棚之中,又培植了草蛉,其目的,就是要研究,草蛉是否會大規模的尋蝗蟲蟲卵為食,而一旦如此,那麼……那曾鋪蓋地的蝗災,便可得到及時的遏製。

當初的蝗災,大家都還記著呢。

農學院的人現在也愛隨身帶著一個放大鏡,這東西真是寶貝啊。

有了它,無論是醫學院還是農學院這等研究農業為生的人,方才能看到原先肉眼看不到的東西。

越高倍數的放大鏡,在南山書院的需求越高,有人甚至恨不得將他們的視覺放大一百倍,一千倍,去求索那微觀的世界。

甚至是南山書院的工學院,也對放大鏡有極大的需求。

肉眼看上去,一個機器,明明是絲絲合縫,可拿了放大鏡一眼。

哎呀,經是這般的凹凸不平。

肉眼看上去毫無瑕疵的機械,放大鏡再一看,竟是坑坑窪窪。

一些優良的匠人們,找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在製作某些特殊結構,且極重要的鐵具時,他們是對著放大鏡加工的,因為隻有用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發現了問題,才會盡力想辦法,去尋求解決之道。

南山書院各學院,幾乎是百廢待舉,經曆了一次花之後,人們依舊各司其職。

而杜荷在綜合樓的授課,也如往常一般,開始。

在這南山,文學院的讀書人,因為大多數人都有功名,在各院之中,屬於之驕子。

人們的觀念,是不可能隨便扭轉的。

國子監的監生們入文學院學習,本來是不要管醫學的,但是最近花發作,大家對醫學院的東西關注就不一樣了。

杜荷在醫學院是學院,來到綜合樓給文學院上課,他就是老師。

這綜合樓裏,坐滿了人。

有國子監監生,有原本的學員,諾大的課堂,擠了個水泄不通。

在這後門這兒,一臉麻子的劉金生坐在最後排,百無聊賴的在此,冷眼看著。

他的花,好了,他熬過來了,可是在這南山書院被人研究,好無聊啊。

此時杜荷開始徐徐講授。

這樣的課,他已過不少次,因而深入淺出,介紹了醫學的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