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節 使臣戲君 故友相逢(1 / 2)

郊尹涵遂呈上南衍新主名,南榮鳴瀟。南榮念淳同胞族弟,年僅十九,在位半年。同堯王一樣,被左右大臣擁上王位,並非自願。

眾王後來知曉眾將議盟的事,對蟒衛唯有兩個字,難得。

承堯四年冬至,堯皇城東門大開。南衍使臣覲見,堯王領蟒衛千餘將,威服出迎。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禮號撼,蟒皇旗喚得冬風勢,颯颯淩威。

下龍輦,修魚壽以君禮相迎,不禁微微一怔。南衍使臣乃兩位女子,且樣貌極為相似,難以分辨。

二人料得他會有如此反應,相視一笑,“南衍使臣,盧妃瑾(盧妃瑜)拜見北堯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拜,北堯眾臣傻了眼,不禁長相相似,就連音容舉止都如出一轍。日後議事,該如何分辨?

霓鶯殿,為她們接風洗塵時,修魚壽終於忍不住道,“二位樣貌舉止皆如一人,不知南衍王如何區分?”

“陛下靠近些看,就知道了。”二人異口同聲。

修魚壽俯身靠近,仔細端詳,也未分明。竟未留意,三人間距離已不足一拳。

其中一人噗嗤一下笑出聲來,別了頭道,“我耳後脖頸處有一梅花胎記,妹妹的長於手臂,以此可區分我二人。”

修魚壽又往近處湊了湊,終於看到她耳後若隱若現的胎記,輕輕點下頭。未想那女子忽的回頭,修魚壽未及回身,雙唇相撞,四目相對。歸薌人在旁一聲幹咳,修魚壽忙回到位上,卻不知,嘴角已留下兩瓣鮮紅的唇印。

那對姐妹花,一人笑彎了眉,一人羞紅了臉。眾目睽睽,別文武百官了,就連近侍蟒衛見了那唇印都忍俊不禁。

“不準笑。”修魚壽一聲低喝有些尷尬,轉而向使臣姐妹道,“抱歉,失禮了。”

未想一句之下,就連姐姐也跟著笑出了聲,繼而遞出條娟帕,麵頰緋紅的低了頭,“快擦了。”

修魚壽尚未反應過來,歸薌人已拿出娟帕,起身替他拭去紅印。

見歸薌人麵帶不悅,姐姐忙笑臉賠罪,“我無意冒犯陛下,娘娘莫要上心。”

妹妹卻在一旁使壞,“早就聽聞北堯皇帝英武俊美,今日一見果不其然。我二人,真是不枉此行。”

聽了這話,歸薌人心裏一個咯噔,南衍遣使臣來堯,難道是要結秦晉之好?她不禁細細端詳兩位使臣,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用在她們身上,真不為過。再看她們言行舉止,怎麼看也不像是來議事的。

她正胡思亂想,就聽修魚壽道,“二位遠道而來,不妨多留幾日四處走走。”

二人隨即一笑,“陛下若能奉陪,我姐妹當然願意多留幾日,領略貴國風貌。”

修魚壽端起酒杯,笑道,“榮幸之至。”

宴後,二人被安置在別苑休息,至始至終未提及結盟事宜。

歸薌人更覺不安,索性親往別苑一問究竟。

人未至,便聞得歡鬧異常,司徒姐妹的嬉笑聲隱約其間。她快走幾步入得苑中,就見四人圍坐於草叢間,似是故友般親密。

“薌寧娘娘駕到!”侍監官揚聲通報,四人忙起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