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將親自帶隊奔襲鬼猛的機會讓給了蒙驁,但白起還是領軍北上,達到了長城邊駐守,來自宜陽的兵馬卻往白暉處彙聚。
白暉選擇的位置卻是在長城外。
依後世的地理位置,應該是靖邊縣附近,這裏作為交通要道,白暉一動兵就先占據了這裏,然後大軍開始在此地駐紮。
這裏還沒有名字,因為白暉駐軍在此,秦王在一塊石碑上提筆寫下:朔方邑,三個大字。
朔,在此時就是北的意思,城的名字意思就是北方城。
此時的河套比後世的氣候好太多了,森林沒有被過度砍伐,縱然是大軍至此,也沒有大量的砍樹,而是使用原本的營寨。
白暉到這個沒半點城池樣子的朔方邑之後,每天都坐在一處高崗上,遠遠的看著北方。
頭兩天是白暉自己一個人看,第三天開始秦王每天也陪著一起看。
“報,探馬來報,林胡集結不少於二十萬兵力開始南下。”
白暉沒反應,依舊呆呆的往北邊看著。秦王也沒動,坐在一旁安靜的捧著自己的茶碗,秦王知道白暉在等什麼,就是在等林胡大軍南下。
前來報信的士兵站在一旁,低著頭等白暉吩咐。
等了好一會,白暉這才開口:“王兄,我思來想去,也避不開這一戰。”
秦王反問:“為何要避,難道這不是你們兄弟所期待的嗎?”
“麵對麵的陣地戰,無論統帥多優秀都會有不小的傷亡,這所謂的二十萬林胡,我想應該隻有八萬是打仗的,其餘應該還有負責趕羊、運輸物資的人。”
白暉依然沒有下令。
白暉為帥,那怕秦王在這裏,也不會插手。
秦王對自己的軍事才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優秀的統帥,所以從不插手軍旅之事。
這時,一大群秦軍將軍來到了這處高崗。
眾將軍到來後,為首的司馬錯一揮手,示意所有人停下,也不允許任何人開口。司馬錯獨自一人來到了白暉與秦王近前,同樣不說話,盤腿坐了下來。
這時,白暉猛的一抬頭:“傳令,派人速去告訴我兄長,林胡主力南下。”
“諾!”傳令兵小跑著離開。
吩咐之後,白暉又坐著不動了。
司馬錯在旁問道:“在等什麼?”
“老將軍,你說對陣林胡主力,誰為將?”
“向壽,他不擅於攻,也不夠靈活。這邊的任務是抵擋,並不是消滅,也無須死戰。所以讓向壽去,車陣我看可以擋得住林胡騎兵。以我秦軍的戰力,五萬人就可以死守數月,更何況眼下這裏還有十五萬兵馬可以調用。”
司馬錯說完後沒等白暉有反應就繼續說道:“老夫知道你在等烏氏來人,這是此戰唯一的變數。”
“是,是在等他們。”
白起、白暉製訂的作戰計劃中,變數就是誰來打鹽池,若是秦軍來打,那麼秦軍就會減少四萬人的調用,若是聯手去打,那麼秦軍這四萬人打完鹽池之後,就可以繼續北上。
司馬錯還有一句沒講。
那就是,戰爭已經開始了,但最終的戰略計劃卻還沒有定下來,這是兵家大忌。
但,白起用兵很難用常理去推測,所謂的兵家大忌在白起、白暉這裏,似乎也不是常理。所以司馬錯沒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