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驪在懷疑白氏兄弟嗎?
不!
贏驪低聲說道:“不是懷疑,而是說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
“對。”
宣太後說道:“老叔公說說,是怎麼樣的一件事。”
贏驪說道:“太後難道沒留意,白暉有遠離之心。白起這娃子老叔看的清,他沒想這麼多,他的心思都在征戰上。而白暉卻不同,白暉見識深,看的遠,這次想的也深。”
“他要遠離?”
“沒錯。”贏驪很是肯定的點了點頭。
宣太後大笑:“不可能,老叔公你看走眼了。倭島那宅子我知道,白暉也根本不會把那裏當回事。”
“不,與倭島無關,而是往南,再往南。”
“為何,老叔公細說。”宣太後站了起來,快步走到贏驪的麵前坐下,這話題已經讓她揪心了。
贏驪說道:“郿縣三族,也會不會久居倭島。這天下之大,八萬裏。這話白暉說的清楚,老叔就問一句,就咱這眼下的天下,不夠大嗎?”
“咱們這中原,肥沃豐美,而且也夠大。”
“對,可月兒娃子你想一想,當年咱秦國根本就沒有人敢想一統天下的時候,白暉為什麼要造船。換句話說,這海外有什麼,誰知道。可他卻知道,他出海每一次都是有目的,也是有目標的。”
宣太後搖了搖頭:“不夠,這是老叔公你的猜測。”
宣太後不信,因為沒有實際的證據。
贏驪有一些證據,但遠遠不夠,所以贏驪說道:“不是最好,這隻是老叔的一些猜測,總是感覺,這娃子在給自己找個地方。”
“若說找地方,我也有這種感覺。”宣太後也說道:“伊川還有洛邑,他肯定會還給天下的。是天下,不是大秦,這一點我懂。然後他在選一個地方,這我也能夠理解。”
贏驪強調了一句:“他在選海外之地。”
宣太後沒反駁,似乎當真是這樣。
白暉每年投入研究海船的錢是一筆天文數字,若再加上伊川那幾處山穀研究用的錢,這些全部拿出來足夠秦國與趙國來一次賭國運的曠世之戰。
而且趙國,還撐不過秦國。
“老叔想出海去看看。”
宣太後沉默了很久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好,老叔公代侄媳去看看,不過……”
宣太後沒說下去,贏驪卻說道:“老叔明白,這娃子有大功於天下,天下一統,我王代天牧民,就憑這份心情,他兄弟二人當立碑建殿留名千古,老叔有分寸,這次隻說去見識一下海外。”
“也好。再帶一千四衛的精銳,調足新式海船。裝足貨物,把白暉屯積的麻布給他拉上,這天下無論在那裏,侄媳看來這麻布都是好東西,都是當錢的物件,他屯的好。”
贏驪很嚴肅的點點頭:“恩,也請太後下令,讓巴蜀多多生產麻布,為天下計。”
贏驪這次沒再稱呼宣太後為月兒娃子,而是稱呼太後。
說巴蜀產麻布之事,也沒提大秦,說的是天下計。
秦國高層已經意識到,白暉那句天下一統,代天牧民的深意。
以外族、外敵為引,中原天下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