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洪烈被姚燕語問的啞口無言,他不能說自己在那幾家藥鋪藥場裏都有幹股,更不能說金博英上麵還有人,甚至跟某位王爺相交甚篤。
這些事情他不信姚燕語不知道,她這樣問,無非就是表明她的態度而已。
於洪烈無奈的歎了口氣,朝著姚燕語拱了拱手:“不知姚大人最終想怎樣。”
“讓他們無條件接受藥監署的檢查和監督。”姚燕語淡淡的說道。
於洪烈搖頭歎道:“他們的生意少的也做了幾十年,這檢查和監督說起來容易……”
“所以他們才覺得我這個藥監署是鬧著玩兒,過家家,肯定抗不過他們吧。”姚燕語依然淡淡的笑著。
於知府知道再多說也無益,便沒再多言,回頭便派人去各家傳話,說姚院判是打定了主意要對各家藥場藥鋪進行監察,你們這些人是負隅頑抗還是順勢而為就自己看著辦吧,本官不管了。
原本六家出頭的藥商,姓孫的被判了死刑直接壓入了死牢,藥場被查封算是徹底的完了。
姓黃的那家被衛章幾句話敲打的不敢出頭,這次金家的藥鋪降價他們居然沒跟著折騰,看上去是想要求和了。
剩下的四家也就金家和栗家折騰的歡實,尤其是金家,仗著著急有五個大藥場,並跟漕運總督沾親,掌控者南北水路,便跟仁濟堂對著幹上了。
隻是金家這邊還沒開始發力,廣濟堂又出了新招——義診。
因為醫學院的房子還沒收拾好,姚燕語直接把自己帶來的二百多個醫女司醫等分成三組,分別在新開張的廣濟堂藥房給老百姓義診。不但看病不要錢,還順帶給大家普及一般的健康和養生知識。
此大招一出,金家等幾位藥商直接受不了了。廣濟堂這樣做就等於把他們的財路直接斷了。
這些人再有錢也不能等著坐吃山空,他們的生意就算是遍布江南六省,但江寧城也是他們的老窩,丟了這裏,下一步就隻能等死了。
義診開始的前兩天,老百姓們還不怎麼相信這是真的。廣濟堂也不算忙,畢竟是新開的藥房,號子喊得再響,老百姓也不敢拿自己的病痛開玩笑。
不過還好,義診的第一天稀稀落落的來幾個人,這幾個人看穿著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人,平時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一般有病都是忍著的主兒。
不過在國醫館裏任職並被姚燕語帶出來的都是隨著她去過災區甚至去過邊疆的人,難民區裏走出來的自然不會嫌棄這些沒錢的老百姓們。況且這些人都有奉銀,也不指望看病賺錢。隻要他們的恩師姚神醫一聲令下,他們是絕對的服從,沒有二話。
第一天來廣濟堂看病的百姓不但不用付診金,連藥費都免了。這是姚鳳歌配合姚燕語的做法,同時也是為自己將來的生意,她直接叫人在藥房門口掛了一個幌子,上寫:特請國醫館司醫免費義診,前三天免藥費,第四至十天藥費減半。
來看病的百姓們得了好處,回去便跟七大姑八大姨左鄰右舍宣揚了一番,第二天便有十幾個人來看病。
第三天看病的人又翻了兩倍。藥房門口一字排開七八張桌子,桌子後麵坐著身穿國醫館公服的俏麗醫女,怎麼看怎麼養眼。於是診案前麵看病的百姓們漸漸地排成了隊。
至第五天的時候,不管是咳嗽痰多頭疼腦熱的小毛病還是腰腿疼痛偏癱中風等重病患者,都聞風而來,把藥房門前的大街堵得嚴嚴實實。
金家大少的降價方案還沒有實施就基本告負。金博英靠在床榻上連聲哀歎,說自己愧對祖宗,愧對兒孫,愧對在金家藥場藥鋪入股的親戚朋友雲雲。
懺悔了一頓,該麵對的還是要麵對。
金老爺子把兩個兒子叫到榻前,認真的詢問他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原配夫人所出的金大少橫眉怒目,說找人把姓姚的娘們兒做了,一了百了。此言一出便被金老皺著眉頭臭罵了一頓,當即吩咐他暫時把店鋪裏管事的權力交出來,不許再瞎摻合生意上的事情。
繼室夫人生的金二少主張求和,說生意人隻求財,不求氣。尤其不該跟朝廷作對,尤其是藥監署還帶著皇上的幌子,姚家和寧侯府如今聖眷隆重,連京城裏幾位王爺都對他們禮讓有加,咱們這些商人又何必以卵擊石。
金老聽了二兒子的話之後長長的歎了口氣,神思半晌方問:“這件事情若是交給你去做,你能不能做好?”
金二少拱手應道:“兒子願意一試。”
“好,為父就信你一回。”金博英疲憊的靠在榻上朝著兩個兒子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從老爺子房裏出來,金大少冷冷的瞥了二少一眼,哼道:“你要去抱那女人的腳盡管去,別拉著我們陪你一起丟人。”說完,便一甩袖子走了。
金家二少爺看著他大哥肥碩的背影,微微冷笑著搖了搖頭。
二月初六這日是依依一周歲生日,本來姚燕語忙裏忙外的不想給她慶生了,姚鳳歌不同意,說本來孩子出生的時候她就沒見,現在到了一周歲生日了她這個當姨媽的給她過個像樣的生日算是補上這個遺憾。
依依小姑娘也的確是招人疼,不足一周歲就會走路了,同時也開口說話,爹爹媽媽叫的很清楚,在姚鳳歌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還學會了叫姨媽。
姚鳳歌有心表示自己的心意,小依依的周歲宴便辦的很有特色。
宴會設在姚家另一所臨湖的別院裏,這所小別院占地不大,但卻是當初姚遠之閑來無事讀書畫畫的地方。裏麵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十分的講究。平日裏也就姚延恩兄弟二人來過,族中眾人皆沒這份體麵。
更有老花匠培育的各種珍奇花草或成盆景排放在屋內,或成花架花樹在院子裏綻放,可謂紅香綠玉,芬芳雅致,無與倫比。
姚鳳歌還專門請了江寧逸品居的大廚過來掌勺,食材也是精挑細選的。用她的話說,是要一家人都沾了咱們小縣主的光兒,好好地樂嗬一天。
原本請帖並沒有多發,隻是請了姚家支係幾家來往比較密切的奶奶姑娘們。
卻不想其他姚家的幾門姻親諸如姚延恩的嶽家現揚州鹽鐵按察使江家,姚延意的嶽家現任蘇州知府寧家,以及宋家的旁支等聽見消息提前送了賀禮來,姚鳳歌隻得命人補了請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