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教習(1 / 3)

姚鳳歌一走,姚燕語就沒得清閑了。

仁濟堂藥房裏雖然有掌櫃的和賬房,但姚鳳歌在的時候姚燕語是完全不用問這邊的事情的,她一走便把藥房以及玻璃場的事情都托付給了姚燕語,白彥崮有事更是會來找姚燕語商議。

她還要指導學生上解剖課,年底了,藥監署那邊也有事情要忙。一時間真真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三個。幸好有蘇玉蘅在,能幫著她照看一下孩子們,不然的話姚燕語覺得自己都要忙瘋了。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她甚至不記得什麼時候下了第一場雪,什麼時候梅花已經開滿了枝頭。總覺得一個恍惚的功夫又要過年了。

看著兩歲的女兒站在榻上讓奶娘服侍試穿新衣,姚燕語默默地盤點景隆帝登基這兩年來自己做的事情:

先是生了女兒,然後來到江寧見禮醫藥署和國醫館分院;

再生了兒子,又整合了國醫館江寧分院和江寧藥商之間的關係,讓國醫館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裏為朝廷賺了三十六萬兩銀子。

並且成功開設了解剖課,雖然學生們離自己的要求還有些距離,但總有四個人已經可以獨立的完成解剖並了解了人體的所有器官以及每一塊骨骼,每一塊肌肉。

這兩年來雖然累,但能走到這一步也算是值了。

“娘親,娘親?”衛依依穿著大紅錦緞白狐毛的小襖和裙子邁著小腿轉過炕桌走到姚燕語的麵前,一邊搖著她的手臂一邊問:“你看我的新衣服好看嗎?”

姚燕語忙回神,手指拂過女兒小襖衣襟上的梅花刺繡,微笑道:“好看。我們家依依穿上這身新衣服真是漂亮極了。”

“哈哈……”依依開心的笑了起來,摟著姚燕語的脖子又是一頓猛親。

“好了,依依?”姚燕語把小丫頭從懷裏拉出來,微笑而不失嚴肅的說道:“以後不許隨便親人,知道嗎?”

“為什麼?”依依本來還想再膩回娘的懷裏去,卻被姚燕語的嚴肅的目光給擋住。小丫頭平時連衛章的脖子都敢怕,唯獨怕姚燕語嚴肅的目光,隻要一嚴肅的看著她,她就乖乖的,再也不敢笑鬧。

“因為馬上要過年了,過了年你就是大孩子了。姑娘家要懂得矜持,不能動不動就親人家。”姚燕語正色道。

“可是,娘親不是人家啊。”依依的小嘴巴嘟成了喇叭花兒。

“但我知道你並不是隻親娘親一個人。”

“爹爹和哥哥可以嗎?”

“不可以經常。”

“那一天可以親幾次呢?”

“……”姚燕語抬手揉了揉眉心,臉色沉了下來。

“好啦,娘親不要生氣,我最多一天親哥哥一次好啦,至於爹爹……反正我已經很久沒見到他了。”依依一邊說聲音一邊低了下去,說完後便低著頭揉弄衣服上的珍珠扣子去了。

姚燕語心裏一軟,便沒再嚴肅下去,伸手把女兒抱進懷裏,低聲歎道:“爹爹很忙的,有時間他會回來看依依的。”

“嗯,蘇姨媽和哥哥也這麼說。”依依靠在娘親的懷裏點了點頭。

姚燕語輕輕地歎了口氣,摸著女兒的發辮問:“依依長大了想做什麼?”

“我想騎馬,射箭。做一個強大的人。”小丫頭握起拳頭,精神滿滿地說。

“……”姚燕語再次無語。這……因為是將軍的女兒麼?

母女兩個難得閑聊幾句,門外又傳來丫鬟的聲音:“二爺回來了,給二爺請安。”

“嗯?”姚燕語立刻抬起頭來看向門口,香薷已經挑起了門簾,微笑道:“夫人,唐將軍來來。”

姚燕語忙把女兒放到一旁,說道:“快請。”

唐蕭逸現在已經是三品昭毅大將軍,東南水師副指揮使的職銜,一身黑色挑銀線繡鷹紋鬥篷披在他身上,淩冽中帶著幾分儒雅之氣。

“給嫂夫人請安。”唐蕭逸進來後朝著姚燕語微微躬身。

“快坐。”姚燕語忙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說道:“香薷,看茶。”

外邊早有小丫鬟端了香茶進來,香薷接過來雙手奉上。

唐蕭逸接過茶來輕輕地吹了吹,啜了半口緩緩地咽下去之後,方笑道:“侯爺派兄弟回來跟夫人商議一下,這眼看著過年了,水師那邊卻不敢放鬆浸提,所以夫人這邊若是不忙的話,就請移駕去東陵過年。”

“要我們去那邊過年?”姚燕語很是驚訝,心裏開始慢慢地盤算。

東陵這個地方她看過地圖,大概位置相當於現代的滬市,在大雲沒有上海這個地名,清江入海口的一個小城池名為東陵。因為海賊滋擾的緣故,東陵城並不在海邊,而是坐落在距離海邊百十裏路的劍湖之濱。

方圓五百裏的劍湖連著清江,往東一百餘裏便是大海。

幾十年前,這邊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住的也多是一些漁民。隨著劍湖水師的建立,這邊的百姓們也逐漸的多了起來,人們捕魚養魚的同時,又開墾荒地種桑養蠶,工商業逐步萌生,東陵碼頭也熱鬧起來。東陵由一個下等縣發展為上等縣,人口也翻了三倍有餘。

每次姚燕語在地圖上看見這個地方的時候就覺得遺憾。後世聞名世界的大上海在大雲朝的版圖上居然沒有!這不科學!

“夫人?”唐蕭逸看姚燕語陷入了沉思,等了一會兒終究不見她說話,便提醒了一聲:“江寧坐船去東陵不過一天的路程,船也是現成的。”

“嗯。”姚燕語點頭道:“是啊。衙門裏也放假了。”

“那夫人若是同意的話,我就叫人準備著?”

姚燕語笑了笑,說道:“行吧。你媳婦和孩子還有翠微翠萍都一起去吧。過年大家湊在一起也熱鬧些。”

“好嘞!”唐蕭逸高興地點頭,侯爺交代的任務完成了,回去可以交差了。

這世上最麻煩的就是女人和孩子。偏生姚燕語這邊一出門便是四個女人六個孩子。

唐蕭逸看著家丁仆婦們跑前跑後的忙活,心裏默默地歎了口氣:咱們這些鎮邊戍守的武將們過個年容易麼?!

忙活了兩天,才算是勉強把東西都弄上了船。姚燕語蘇玉蘅等人帶著孩子和幾個近身服侍的丫鬟仆婦上船,這邊屋子依然留給之前負責看守的老家仆。

因為姚燕語不喜張揚,所以唐蕭逸準備的船是尋常客船,不大,姚燕語帶著自己的孩子和丫鬟仆婦用一條船,唐蕭逸夫婦和孩子用一條船,翠微和翠萍兩個人合用一條船。各自的行李都在各自的船上,這樣也省的下船的時候再弄亂了。

臘月二十二這日一早出發,晚上就到了東陵。抓緊時間收拾一下還不耽誤小年飯。

東知縣大人是個文雅之人,衛章來東陵之後他便把一處坐落在蒼蒲山的一處別院收拾出來給寧侯爺做了督軍府。蒼蒲山在東陵縣城的西側,隻有五六百米的高度,是個石頭混合的小山丘。

別院坐落在山南坡,往西看是浩淼的劍湖,往東看是東陵縣城全貌,居高臨下,算是個神仙所在。

當然,這菖蒲山上風景絕佳,能在這裏修別院的也不隻是東陵知縣一人。

姚燕語的馬車停在別院西側門口的時候,便恰好有一輛牛車沿著坡緩的青石路緩緩地上來,牛蹄子踩在青石板上,發出噠噠的聲音,遠遠地便可聽見。

“夫人,請下車吧。”馬車外,申薑恭敬地說道。

香薷先出去,然後蹲在車轅上扶著姚燕語下車。姚燕語剛跳下馬車,便聽見後麵一聲吆喝,卻是那輛牛車停住了。

這條路在往西去也有幾處別院,是東陵幾家富商的修身養性的地方。不過這些人都知道知縣大人的這座別院裏住著劍湖水師的督軍寧侯爺,是以誰也不敢放肆,見西院門口有馬車聽著,便早早的停車等候。

姚燕語初來乍到不知道情況,隻不經意的回頭看了一眼,恰好一陣冷風吹過,那牛車的車簾子動了動,露出裏麵一個女子的側影。

這本來是個極為尋常的小事,若是換做別人自然不會在意,但姚燕語多年修習內息,耳聰目明絕非一般人可比。就那一眼,她的腦子裏立刻閃現出一個人來,當時就愣在了那裏。

“夫人?咱們進去吧。”香薷不知道姚燕語看著那輛牛車做什麼,但站在門口卻也不是個事兒,於是輕聲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