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親人,終於來了(1 / 2)

那一夜,夜色朦朧,秀兒睡得卻不怎麼好。

半夜的時候,她被馬子建喚醒,去酒窖當中取了兩壇酒。可到了大半夜的時候,她便聽到一陣胡亂敲打碟盞的聲音,還有郡守大人和韓校尉的鬼哭狼嚎。

他們唱的歌詞倒是大氣豪邁、慷慨熱血,唱著什麼‘男兒當自強,用我百點熱,耀出千分光’。可惜歌詞雖好,但兩人的破鑼嗓子,實在不敢恭維。氣得秀兒好幾次都翻身捂著被子,還睡不著,心裏恨死她的郡守大人了。

好在第二日一早,她的那位郡守大人沒用秀兒喊起床,便也麵色憔悴地起了身。一身起床氣的秀兒,正打算抱怨她那郡守大人兩句,可一看到郡守大人和韓校尉那副模樣,她便先忍不住笑了起來。

此時她的郡守大人,一副齜牙咧嘴的樣子,嘴裏一直嘟囔著後背的鞭痕實在太疼了。而韓校尉更是可憐,肩膀上包著一大塊難看的繃帶,麵色還十分蒼白。無奈的秀兒,隻好費力為兩人整理了一番儀容,才送他們出了府門。

今天,是漢室第一軍神皇甫嵩將軍蒞臨宛城的日子,郡守大人和韓校尉無論如何也要去迎接一下的。更何況,郡守大人早在前三天便一直嘀咕這事兒,說什麼‘掃滅老鄉,將這個混亂的時代撥回正軌,就全靠皇甫將軍了’。

不錯,城外與馮越一戰後,馬子建這三天想出對付馮越最好的策略,便是倚仗他這個南陽太守的身份。

不管馮越究竟如何厲害,他終究還是站在了曆史的對立麵。這種逆流而上的精神雖然很值得鼓勵,但看慣了華夏五千年曆史的馬子建更知道,這種精神在不恰當的時候,就會讓人成為二傻蛋一樣的結局。

大漢朝到了這個時候,雖說被外戚和宦官可著勁兒折騰,使得這個政權在兩極化的方向來回顛塌。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朝代也差不多養士四百年,絕對屬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級別的。底層百姓的造反,隻能拉開天下大亂的序幕,動搖這個朝代的根基,卻還無法徹底摧毀這龐大的王朝。

更不要說,黃巾起義還是打著宗教的名義。這樣的形式在華夏這片土地上,隻可以忽悠一時,卻還未出現過建立政教合一帝國的狀況。畢竟,咱華夏子民最是實在包容,使得這片土地就沒有實現宗教一統的土壤。

當然,這一切都是理論上的分析,雖然說起來頭頭是道。但短期內,對於馬子建的幫助幾乎為零。他現在真正能倚仗上,還是大漢朝第一名將——皇甫嵩!

皇甫嵩,字義真,原度遼將軍皇甫規的侄子,孝廉出身,能文會武,好詩書,弓馬技術也堪稱一流。當年,他甚得太尉陳蕃和大將軍竇武的賞識,可當老前輩征召他出來做官時,他卻裝酷不去。後來,皇帝劉宏派公車迎接,拜他為議郎,他才正式出道了。出道不久,便遷為北地太守。

在這個任上,黃巾起義就爆發了。皇帝劉宏跟沒了媽的孩子一樣慌了神兒,尋滿朝公卿問策。這時候皇甫嵩便站了出來,給劉宏出了主意。

他告訴劉宏首先將黨錮之禍的士大夫釋放,恢複他們的政治權力;其次,應該拿出皇帝自己的私房錢以及私馬酬勞大軍。做到這兩點,你就等著好消息吧。

黨錮之禍當中的士大夫,是這個時代的上層精英。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能將下層的將士鬥誌都調動起來。皇甫嵩這兩條建議,一下就掐準了當時社會的脈門,可見其政治本領。

當然,身為大漢最後一員名將,皇甫嵩的政治本事兒還是其次。人家那打仗的本事兒,那是沒話說的。長社一戰中,他兵力殊寡,被黃巾大將波才團團圍住。滿營將士哀情彌漫,可人家皇甫嵩走到城頭逛了一圈,心裏就踏實了。他帶著必勝的信心,把所有的軍官都招來開會了。

皇甫嵩告訴將士:兵有奇變,不在眾寡。

眾將士都不懂,紛紛問道:“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