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古代罵人真有水平(1 / 2)

皇甫嵩手臂微揮,數萬大軍便邁著整齊的步伐,昂首闊步駛入宛城。

首先駛入宛城的是一支騎兵,他們全身披甲,如火一樣通紅,大紅的披風,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豔。頭頂的豹尾,是他們獨一無二的標誌。這曾是大漢國最強大的一支騎兵,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天子禁軍,羽林騎。

六月的天氣,已經漸漸熱了起來,但這支羽林騎將士臉麵上,卻都沒流一滴汗。胯下的戰馬,麵對百姓們夾道相迎的歡呼叫喊,也沒有一匹受驚。單憑這份軍事素養,馬子建便對皇甫嵩的軍事才能,產生了高山仰止的崇敬。

這支漢家羽林騎人數並不多,大概隻有一千餘人。但他們身後的北軍精銳,也一個個如虎從風,迎麵給就人一股子百戰精兵的氣勢。尤其麵對百姓們的歡呼,他們一個個目不斜視,當真讓馬子建有種前世看大閱兵的震撼。

將是兵的膽,兵是將的魂,隻從皇甫嵩手下的兵士來看,馬子建就能看出皇甫嵩是何等嚴於律己、殺伐果斷的良將。

畢竟,現成的例子就擺在眼前,他手下統禦的那些兵將,也不是沒有得勝回城過,自然也受到過百姓們的夾道相迎。隻不過,相同情況下,他的兵將一看到小姑娘拋花,就樂得眉開眼笑,就差沒跑出陣列向人家小姑娘問庚帖求親了。

“江夏都尉秦頡,拜見皇甫將軍。”今天,皇甫嵩才是主角,馬子建可不想節外生枝。他這個南陽太守的職位可是自封的,屬於冒牌產品。所以他隻報了自己原先的都尉之職,不想在這種無所謂的稱呼上,惹皇甫嵩不喜。

果然,聽到秦頡還是以舊職自稱,皇甫嵩那剛毅的臉色緩和了一分。亂世當頭,有槍就是草頭王,皇甫嵩最怕的,也正是這些打著朝廷名義崛起的土豪,一個個沒規矩亂了綱常。

不過,皇甫嵩的臉色雖然緩和了一些,但如他這等胸府的人,自然也不會對馬子建上來就露出好臉色,說出來的話還是有些硬:“免禮罷。你響應朝廷號召殺賊有功,護衛一方,理應嘉獎。此地不是敘話地方,待到了府衙,再尋你問話。”

馬子建自然點頭稱是。有意思的是,他一旁的曹操這時還拍了拍馬子建的肩膀,用眼神示意馬子建勿要多怪。九世為人的馬子建自然不會因為皇甫嵩這點小語氣就心懷芥蒂,卻也不由產生了一絲小榮幸和暗喜:自己混朋友的本領還是不錯的嘛,沒想到才三天時間,就讓曹老板這麼在意我了……

進入府衙的一路,皇甫嵩駕馭著駿馬,不時對宛城百姓揮手致意。別看他麵對馬子建時一張鐵硬的臉色,卻他心懷蒼生,對黎民百姓甚為憐恤。隻不過,隨著他越看越多,心中便對馬子建的好感越來越強,甚至還不由帶上了一絲疑惑。

身為將帥世家出來的皇甫嵩,見過太多戰後滿目瘡痍的景象。而這宛城一地非但有張曼成大軍作亂,還經曆了狡寇馮越的洗劫,按說這樣多遭劫難的地方,應當都是一片灰敗殘破的景象。可他從城外開入時,便看到了一大片正在開墾的農田,百姓們揮鋤弄犁,幹得熱火朝天。

進入宛城這一路上,百姓們更是一個個歡欣雀躍,一副安居樂業的景象。基本上就沒有看到百姓們擔憂戰亂、朝不保夕的恐懼,更沒有一片混亂、驚慌不安的氣氛。

皇甫嵩知道,宛城的景象可以在他未來之前整理,但百姓們的精神麵貌卻是怎麼也粉飾不了的。倘若說這些與秦頡的治民之功沒有關係,那皇甫嵩即便想否認也是毫無道理的。

此時跟在皇甫嵩身後的馬子建,就一直在偷偷觀瞧著皇甫嵩的臉色。雖然由於位置關係,他看不到多少,但也看到了皇甫嵩每次招手都變得越來越和善欣慰。到了這時,他心裏基本便有了底,忍不住心底又得瑟起來:皇甫將軍啊,您這就滿意了?如此說來,到了府衙看到我為您準備的,那便升級為驚喜了?

大軍進了城,自有早得了馬子建吩咐的陳震,安排大軍入府庫補充軍資。皇甫嵩等人隻帶了少量親衛入府衙,可剛到府衙門口,他便看到了一排文士便在府外迎候。

其中為首的韓嵩乃當世隱士,端莊雅量;許慈作學之人,風度也悠然不凡;還有鄧羲李嚴雖然在這二人身後,但一個沉穩儒雅,一個文武全才,自也是難掩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