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趕鴨子上架(1 / 2)

漢語博大精深,往往一個簡單的詞,就有很多種釋義。比如‘鴨子’這一詞,就可以是一種家禽,也可以是後世一種高尚且高技術、用身體和情感撫慰萬千婦女富婆心傷寂寞的職業男性專用稱呼。

但此時馬子建說的正位上司空張溫,明顯不是指張溫這位老年帥哥從事了那份職業。他之所以這樣形容,完全因為漢語裏有一個俗語叫:趕鴨子上架。

第八世的專業知識,使得馬子建對漢末三國可是有著全麵的了解。對於這一場涼州叛亂事件的來龍去脈,自然也不在話下。簡單來說,這一場平叛之戰,就是一場十足十蹩腳的鬧劇,而鬧劇的開端,就是這位司空大人張溫的粉墨登場。

漢末至靈帝時期,名將已凋零不堪。偏偏各地叛亂還跟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天子劉宏對付這些叛亂,那水平就是兩把刀,能做的,也就是祭出兩把刀來:皇甫嵩和朱儁。

漢朝三百多年來,涼州一直是漢朝的西邊門戶和屏障。涼州不保,長安三輔等地就成了邊境,漢朝就失去緩衝地帶,國家可就危險了。出了這等大事兒,劉宏第一想到的,就是派皇甫嵩平叛。畢竟,去年涼州叛亂的時候,就是皇甫嵩給鎮壓下去的。

但這次,皇甫嵩卻不能為國盡忠了,不是他不肯,而是劉宏的爹娘不肯——不要誤會,這裏的爹娘,可不是劉宏的親生父母,是指他的幹爹幹娘張讓和趙忠。

說起這事兒,馬子建都替那個昏庸皇帝感到丟人:執掌大漢十三州,大權在手,本該生殺予奪的堂堂一朝天子,竟然認了兩個宦官當爹娘。並且,這種丟人敗興的事兒,他自己在心裏默認就好了,結果還天天宣揚,搞得全天下都知道大漢天子是個智障低能兒。

漢末宦官的搜刮暴斂、驕縱貪婪,搞得民不聊生,是政治體係當中的一顆毒瘤。任何一位有見識、有膽量的大臣都以鏟除宦官為己任,皇甫嵩自然也不例外,他打心眼兒裏就跟宦官過不去。然後,忍無可忍的他,就開始跟宦官硬剛了。

在去年河北討伐黃巾賊的時候,皇甫嵩路過鄴縣,看見趙忠家宅修得富麗堂皇,心裏就不禁動起了怒氣。

這裏又要插一句題外話的是,古代人修房子,跟現代人靠職稱級別享受集資房是一個道理,什麼級別住多大的房子,都是有規定的。作為臣子,再怎麼有權有勢,也不能把樓蓋高過皇室的。要是沒嚴格遵守,那就是逾製。

因為這事兒,趙忠和張讓還一起忽悠過劉宏別登高,說什麼天子登高必有災難。其實就是因為劉宏一登高,就能看到雒陽城外那些高過皇宮的宦官豪宅,然後他肯定又要沒完沒了。

趙忠逾製這事兒落在皇甫嵩眼中,皇甫嵩當即一封奏表送到劉宏手中彈劾趙忠,劉宏派人來一瞧,然後就做了一個讓人十分瞠目結舌的決定:他竟然把趙忠的小別墅給沒收了……然後,趙忠也沒受到什麼處分,因為人家的理由是,那鄴縣的房子修起來就是用來孝敬劉宏的。

這種糊弄傻子一樣的判決,簡直讓皇甫嵩的心都涼了。

但這還不算完,因為這事兒以後,皇甫嵩啥都沒收獲,就收獲到了宦官一派的仇恨和惦記。於是,他這一搞完趙忠,就輪到人家來搞他了。

當涼州叛軍換了旗號耀武揚威的時候,皇甫嵩還在前線剖肝瀝膽地緊守國門。可就是這個時候,另一位大宦官張讓便派人來問候皇甫嵩,說你建功立業,還有那麼多封邑,咱家現在手頭有點緊張,能不能借點錢來花花?

說得露骨一點,就是索賄來了——這事件,簡直就是左豐向盧植索賄的翻版。

而且這張讓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索賄,他到底安的什麼心?

什麼心,想想就明白了。你皇甫嵩搞了他的兄弟趙忠,他今天來,就是要為兄弟報仇的。錢如果給了,還不知道他下一步要玩弄什麼花樣,不給那也可以,就等著看他打小報告吧。

果然,皇甫嵩拒絕向張讓行賄,張讓的小報告麻溜兒地就送到了劉宏手裏。

告他的人,就是趙忠和張讓兩人了。他們這樣告訴劉宏:據了解,皇甫嵩鎮壓涼州無功,浪費了國家諸多公款,應該把他召回來,換上別人。

臨陣換將,這是兵之大忌。這個道理,劉宏還是知道的。然而,在他爹張讓、他娘趙忠的圍攻下,他最終還是招架不住了。隻好下詔把皇甫嵩從前線召回,沒收將軍印信,並削減了六千戶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