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武功甕城軍營當中,總會看到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
他頭戴雲豹吞紋兜鍪,下穿絳紫色武官甲擺,腿上還露著結實的綁腿。他還總是跨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軍營或城牆上巡視,所有看到這位將軍的兵士,不由都會露出一抹深深的驚歎之色。
畢竟,大漢至今也快四百年了。可光著膀子就這樣出來耍流氓的,好像就特麼這麼一位啊!
這位將軍,除了穿越人士馬子建之外,自然不會再有其他人——不錯,這些天,他也一直光著膀子。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景象,當然不是因為馬子建是個暴露狂,而是出於兩個方麵原因。
首先,他就是故意要讓人看到他背後的傷痕,讓人記得是誰那麼狠心,在他們敬愛的將軍後背上留下了如此不可磨滅的印記。畢竟,這頓棍子雖然是他裝逼自找的,但馬子建如此小肚雞腸的人,當然不會讓韓王信就那麼過把癮就算了的。
其次,就是因為這段時節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候,這天氣為了什麼講古禮,將傷口包上一層又一層,還穿上厚重的魚鱗甲,那純粹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畢竟,一旦傷口因為這個緣故化膿感染,那在古代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死個把人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當然,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時日,馬子建跟秀兒之間的關係……嗯,有些微妙。為了減少兩人接觸的時間,他就這樣厚顏無恥的光著膀子出營了。
這事兒發生後的前幾天,很是轟動了一把。滿營將士對此褒貶不一,甚至都驚動了司空張溫大人。
好在張溫的確是個好領導,雖然剛開始也極度認為馬子建此舉敗壞風化。可聽了馬子建那關於傷口感染的解釋後,他縱然不太懂,但隻聽說有可能會失去馬子建時,也就默認了他這樣傷風敗俗。
主將如此,剩下那些挨了軍棍的兵士,自然更加爭相效仿。尤其二虎子,比起當初的骨瘦嶙峋,現在已一身腱子肉還露著傷痕,那感覺別提多爽了。
軍營當中,傷疤向來就是男兒的軍功章,此番這些將士還是為軍營鏟除毒瘤才留下這些軍功章。如此招搖過市,實在太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了。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眼神中,他們甚至都巴不得傷痕好得慢一些。
並且,滿營將士還聽說,那些士卒雖然都挨了軍棍,可隨後將軍便因為他們耿直敢言而獎賞了他們一匹戰馬,還將那些士卒都納入了親衛當中——這等明罰暗升的做法,更讓滿營將士希望他們後背也能有十記軍棍。
總體來說,這‘光膀子事件’隻是這場大戰當中的一個小插曲。自上次漢軍將士與羌胡大軍一次試探戰後,雙方都極有默契地安靜了下來。
不少看過軍事小說和影視劇的現代人,都以為兩軍一對壘,就會跟打了雞血的鬥雞一樣,上來就要鬥個你死我活。事實上,古代真正的攻城戰,隻要不是十分特殊情況,那兩軍一對峙,糾纏膠著個半年六個月便再尋常不過了。簡直比談一場天崩地裂的戀愛,還要抵死纏綿。
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簡單。千難萬難,攻城最難。廣大百姓耗盡大量人力修築的城池,那可不是用來擺著看的。城高牆厚、難以逾越且不說,就說城前還有護城河,河前還有壕溝,壕溝之前再有鹿砦、拒馬等防禦工事。敵軍輕易發動一波攻城,真得充分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
當然,這些準備光統帥做好還不行。士卒們可是不會想太多的,若屢屢攻城、屢屢失敗還損兵折將,那對整個軍心士氣便是極大的打擊。一旦士氣低落,滿營縈繞著‘城堅不可破,此戰不好勝’的悲觀情緒,那再想調動起軍心就很難了。
真到了那種地步,就算自軍沒有炸營。那守城的一方組織一次偷襲戰,完全就能如滾雪球般將災難後果指數級放大。再然後,就不會有什麼然後了。
所以,一般正常的攻城戰,隻要不是什麼特殊情況,攻城主將都會采取謹慎的攻城方式。就是休整一段時日,試探性攻上一兩回,同時在攻城的時候,努力尋找出守城一方的弱點,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及時的改變。
如今,羌胡大軍首戰受挫,他們自然不會輕易盲目攻城。所以這些時日,馬子建便觀察到那些羌胡勇士都在打造著攻城器械,為第一次的攻城取得戰果做著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