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帳中,馬子建笑嗬嗬地看著曹操。那副溫情脈脈的模樣,就跟丈母娘看女婿一樣,越看越歡喜。
同時,曹操也一臉狐疑地看著馬子建。那探究火熱的眼神,仿佛想將馬子建的五髒六腑看穿一樣。
剩下帳中的一些文武,一個個也不由麵麵相覷。尤其鮑信同誌,怎麼都不明白:這兩人不是說要商議討伐董卓的大事兒嗎?怎麼一到帳裏邊,就開始相親了?
足有一盞茶的工夫,鮑信發現兩人還是相看兩不厭,不由上前打斷兩人道:“孟德,公節,你二人皆戮力報國之人,不知對眼前形勢,都有何見解?”
“哦……”曹操和馬子建這才猛然收回目光,一副反應過來的模樣。可隨後兩人都尷尬笑了一聲掩飾後,不經意地一回頭,又對上眼兒了!
這下,連空氣都尷尬起來。
底下那些文武,不由齊齊咳嗽一聲,示意兩人要檢點一些,注意些影響……
又一番沉默後,兩人才終於不再含情脈脈。還是曹操心憂漢室,率先開口道:“公節,此番你在河陽津擊潰董卓鐵騎,我欲領軍西進,一舉破開這膠著的局麵,你看此舉如何?”
“孟德,此番河陽津我不過慘勝,相對於董卓龐大實力來說無關痛癢。你若想領軍西進,不知可有幾成把握?”馬子建當然知道曹操對此事已有了決定。不過,他先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意見,想聽聽這位奸雄同誌,為何會如此執意出兵。
說著,馬子建一揮手,便讓人將沙盤圖抬了上來。曹操隻是入眼一觀,當即便看出了這沙盤圖的好處,不由連連稱奇道:“想不到公節竟有如此慧心,此圖非但將大漢山川地貌收入眼中,更直觀看出各方兵力部署。如此兵家器物,當真巧奪天工、價值千金啊。”
說著這話,曹操當即拿起了沙盤圖旁的指示杆,信手一指雒陽道:“我之所以執意出兵,皆因董卓禍亂漢室,悖反綱常。我等興義兵討伐,必然得道多助,順應天意,一戰功成!”
這話曹操說的很有氣勢,可馬子建卻撇撇嘴道:“孟德,你我相知多年,就別整這些沒用的了。若是天意人心能左右一場戰爭,那我們也不必討伐董卓了。”
曹操聞言不由臉一紅,腦中立刻浮現了一句話:君子喻其義,小人喻其利。如王匡這等亂世武夫,眼中恐怕是沒有什麼大漢朝廷的。隻有赤裸裸又現實的利益,恐怕才能打動他。
曹操也不是傻子,此番出兵,他也知道是有凶險的——目前隻有他與鮑信兩部兵馬,加起來人數不過萬餘——這個時候,能多忽悠一個王匡,那是很有必要的。畢竟,王匡一旦加入,那些士大夫臉麵也不好看,多多少少也會再撥付些兵馬的。
想到這些,曹操當即便扔下了那指示杆,正色開口道:“公節所言極是,不過,董卓作亂漢室,畢竟不得人心。一旦我等起兵,雒陽當中必有不少英傑豪士相機而動。屆時董卓引兵在外,雒陽當中又有士族呼應,如此裏應外合,豈非多一成勝算?”
馬子建點了點頭,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董卓乃邊塞武夫,雖然陰差陽錯地靠武力控製了朝廷,但他在朝廷當中是沒有什麼根基的。若曹操引軍西進,董卓必然派兵相抗。然而,派兵少了不夠用,派兵多了,朝中那些士人該怎麼辦?
要知道,漢末士族大閥勢力極其龐大,關係也盤根錯節。各門閥早已用利益和姻親聯合在了一塊兒,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一旦大軍出征在外,朝中士人趁機發動叛亂,那絕對夠董卓喝上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