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臭皮匠的會議在馬子建一片慘呼聲中結束,至於能不能抵得上一個諸葛亮,馬子建並不清楚。他唯一清楚的是,自己已經成了豬頭。
但不管如何,這場會議至少讓馬子建對目前的形勢有了更明確的判斷:袁紹目前的所作所為,基本上都是在加強他對整個大軍的控製,以及在這些關東士人的影響上。反倒是對於積極進取、擊敗董卓方麵,好像並沒太大的興趣。
甚至,現在回頭想想,曹操同誌好像也有些不對勁兒:他提出搶占四險關隘,奇兵騷擾的戰術,真的是為了擊敗董卓嗎?這種的戰術顯然比之前冒進要穩妥許多,但穩妥的同時,也代表著進取不足。
曹老板那麼聰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這些關東群雄已然開始了蛻變。這樣一來,曹老板這個戰術,似乎也在遊移之間:進可擊潰董卓,光複漢室;退,也可保實力不損,從容散去……
這樣一來,關東群雄當中,似乎已無人真正想擊敗董卓了。
由此,現在馬子建要做的,就是當一根導火索:既然關東群雄不想打,那他就逼著他們去打。
畢竟,關東十萬大軍還是打著討董旗幟的,十萬關東士卒遠離故土、被忽悠到這裏,也是一直被灌輸著拯救漢室社稷的信念。
一旦鬥將過程中發生突發意外狀況,使得滔天大功唾手可得。馬子建相信,那些心懷鬼胎的諸侯們或許會遲疑不前,可那些最底層的士卒們,那些刀頭舔血、拚著一條命想要搏一個出身和前程的大兵們,必然會熱血上頭、一窩蜂衝上去的。
至於說,激起士卒們熱血,舍生忘死拚殺的導火索,就更簡單了——還有什麼,能夠比當世兩大猛將戮力拚殺鬥將,更能讓士卒們熱血沸騰呢?
當然,在此之前,馬子建還需仔細做好一係列的鋪墊:隻有關東士卒這裏壓抑得越狠,他們才會被激發出最大的戰意;也隻有讓董卓以為這隻是一場鬥將,才能令董卓一方麻痹大意,在關鍵時刻狠狠捅他們一家夥。
由此,當下午的鬥將一開始,馬子建不待袁紹開口便主動請戰道:“將軍,我帳下除卻霸王再世的項羽之外,還有一員上將,可令其出戰,挫敵威風!”
聽馬子建原來不是派項羽出場,袁紹麵上浮出一絲不滿。但當著眾人的麵,他也沒有拒絕的理由,隻好點頭應道:“公節不負其名,果然乃匡正名節之士。既如此,便請那員戰將搦戰,以壯我軍聲威。”
馬子建低頭冷笑一聲,當即回頭向韓王信點了點頭。得令的韓王信,立時挺矛縱馬而出,在虎牢關下下挑釁起來。
很快,虎牢關厚重的大門緩緩開啟,一員敵將同樣縱馬而出。隻不過,當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那員敵將身上時,馬子建卻躲在人堆裏,偷偷地用望遠鏡觀瞧起開門的士卒。
“左側大概十一人,右側好像也是如此,門後甬道還布有鹿砦、拒馬……”沉重的大門一開即闔,馬子建在那一息的時間內隻能看到這麼多,不由有些失望:“隻能等阿信將那員敵將擊敗,驅趕他入關後,才能再看一眼了。”
說罷這句,他才小心翼翼地藏起手中的望遠鏡,隨後才想起什麼,開口向一旁的趙括問道:“對了,敵將是何人?”
“並州李肅。”
“哦,那個家夥……”馬子建聞言安心了不少,點頭說道:“阿信激憤時能跟項羽對拚一招,怎麼著也屬於二流武將當中的頂尖人物。李肅這人在曆史上都沒什麼過人的戰績,想來不會是阿信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