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母親尚健時,能做多做(2 / 2)

“老男孩唱的一首歌叫《父親》,那首歌我一聽就要掉眼淚。因為沒有一個很完整的人生,首先要有很親很親的親人離開你,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失去過摯友,就像我勞改過;第三個要經過大風大浪,就是你曾經很富有也曾經很貧窮過,像我……我外麵欠了幾百萬,都是貸款,那當然我日子也很好過,但也確實很艱難。因為當你背負了幾百萬貸款的時候,是很難受的,當然我隻能安慰我自己說,我把財產賣了值幾千萬。那我算起來也是賺了,但這種是一種負麵的思想,不能這樣子想。”

“人嘛,要有危機感,我人生當中最大的坎就是現在,我一直在不斷的挑戰我自己,讓我回到以前那種快樂陽光開朗的狀態,自己開心,也讓大家開心。你剛開始認識我的時候,你知道嗎,那時候我每天12點準時睡,早上6點必起床,你看看我現在什麼樣子,每天喝酒玩遊戲玩到三四點,早上睡到十來點,早餐就沒啦,早餐之後的牛奶蘋果也沒啦,一覺醒來就是午餐,從午餐開始吃,吃的晚熬夜上火。說這個是我個人的私事,額外的跑題了,題外話。”

“那麼回到我剛才所說的,現在我的家庭,我哥哥是殘疾人,我跟我媽媽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話好說啦,也是跟個仇人一樣,那我作為一個……作為一個現代化這種大齡青年哦,我對事物的看法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樣,比方說我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很嚴格,我洗碗一定要洗的很幹淨,一定要沒有細菌,一定要曬或者讓它風幹。我做很多事情都有我自己的一套路子,因為從小在勞改場長大,那麼勞改場教育我們怎麼樣去……因為沒有人給我們洗衣服,也沒有洗衣機,你隻有肥皂跟洗衣粉,我們要自力更生,要自己給自己洗衣服,洗鞋子洗褲子,打掃衛生,整理內務。”

“勞改場出來後因為在這之前那麼多年已經培養的習慣,出來之後回到社會上我還是那樣子習慣去做。你看我在家裏吃的那些鍋碗瓢盆,我自己都會很主動的去洗。很多男人也許會覺得洗那些東西很娘們,還是說很下賤、很沒有地位、沒有麵子,我恰恰相反,我覺得一個男人最優秀的地方就是要會做家務,這是最重要的。他要會做家務才能有資格說是家裏的一個成員,這個世界沒有說哪個女人一生下來就要給男人洗衣服洗褲子,做家務,炒菜煮飯,沒有這種待遇。”

“清朝的時候不是男權社會,現在是男女平等,當然這隻是說說而已,很多時候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換個燈泡叫女孩子換?一百公斤的東西怎麼搬?是不是?很多東西怎麼樣都是不平等的,他呱呱落地的時候就是不平等的,哎……說太多了,不該說這些的。”

他歎了口氣說:“反正我要告訴你,母親尚健的時候,能做多做。一個月前我們一個股東他嶽母剛剛過世,四五十歲,肝癌。”

“好年輕啊。”若羋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