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非池中物(三更求推薦票)(1 / 2)

除了入院考試,平日裏想進書院不行。但隻是臨時增加一個考試名額,以承恩侯的地位和背景,能夠做到。

權璐抓緊了衣裙下擺,心頭憤憤不平的想道:若不是那些族人的嘴臉太過可惡,耽擱了弟弟的時間。這個時候,哪裏還需要請托承恩侯舉薦?

在她心頭,很不想欠下承恩侯的恩惠。

承恩侯深深的看了權墨冼一眼,哈哈笑道:“好!舉手之勞。”

鬆溪書院對於士子的重要性,哪怕他是武勳也略知一二。眼前這名少年郎,當真是第一天到京嗎?

不管是有人指點,還是他自己打聽得來的消息,此子非池中物,不可小覷。

敞軒裏麵有文房四寶,承恩侯示意讓戲曲停了,走到書案前揮筆寫了一封舉薦信。用鎮紙壓著,晾幹墨汁。

“你是我故人之後,你若是能金榜題名,我的麵上也有光彩。”承恩侯的態度,親昵了不是一星半點,道:“住過去了,有什麼需求盡管提。”

權墨冼恭敬的應下,道:“能得侯爺提攜,小生感激不盡。”

待權家三人告辭,承恩侯摩梭著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吩咐道:“去一趟唐州盧丘鎮,打聽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和權墨冼此人的過往。”

權家舉家上京,在背後必定有著什麼隱情。

多年前他落了難,被權墨冼的父親救起。後來,沒人找來,承恩侯也就慢慢忘了這事,不再關注。

但既然故人之後出現在眼前,又是這等良材美質,自當打聽清楚。

或許,自己可以通過對權墨冼這名少年郎的投資,打開文臣的一扇窗口。

在高芒王朝,武勳和文臣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體係。說互不往來或許有些誇張,但彼此之間互相看不順眼,極少聯姻。

武勳把控著軍中,文臣則把控著朝中的政治輿論。

而像承恩侯肖家這樣,隻是因為當朝太後的緣故,才恩蔭了爵位的權貴,身份最是尷尬。既沒有軍權在手,朝堂上說的話也起不來什麼決定性的作用。

這時,承恩侯看見權墨冼,心中被壓抑許久的野心,又蠢蠢欲動起來。

在暮色四合之際,權墨冼一家總算在東城的宅子裏安頓下來。宅子不大,但住他們三個人隨便都夠了。有承恩侯的吩咐,劉管家親自陪同他們安頓。

他從家生子當中,挑了一對老實的中年夫婦,給權家看門灑掃。又找了一個力氣大的男子,做些擔水劈柴的粗活。

這讓權大娘連連道謝不已。

折騰了一天,眼下總是有了個落腳之地。

他們的行李並不多,馬車上區區幾個箱籠,搬進了屋中就是所有的行李了。

天色已晚,權璐去廚房燒了開水,手腳麻利的下了幾碗麵出來,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了,吃得分外香甜。

“冼弟,我有一件事想不通。”

權墨冼笑道:“大姐有話就說。”

權璐道:“方家好言好語的留我們,你不答應。那承恩侯府連門子都是勢利小人,侯爺也是聽見你中了舉人才對我們態度好起來。”

“為什麼你不接受方家的好意,反而答應了承恩侯?我覺得,如果非要受一家的恩德,方家看上去要好相與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