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上善若水(1 / 2)

權墨冼畢竟還太過年輕,又初入官場。若是此後一帆風順,慶隆帝怕他因太過安逸而失去了鬥誌。

他既然能抗過這一次關景煥親自調動資源的圍攻,就通過了考驗。慶隆帝阻止關景煥再出手,而在同個級別官員之間的競爭,就不再理會。

作為官場上的老狐狸,關景煥並沒有因為被慶隆帝訓斥而惱羞成怒。訓斥怕什麼,這正明了皇帝對他的看重。

“皇上英明,”關景煥笑道:“微臣這把老骨頭,也正該好好歇歇。”

“這個案子,他立下了軍令狀。既然已經破案,就該好好褒獎。”慶隆帝看著關景煥道:“你去擬旨,賞賜的東西就由你來替朕出。”這是對關景煥這次出手的懲戒。

“皇上,微臣就那麼點家當……”關景煥知道危機已過,便苦著臉哭窮。作為朝中重臣,他兩袖清風過了些,但關景煥確實家資不豐。

他並非世家名門出身,能一步步爬到今日之地位,全憑自身的本事與超乎常人的政治手腕。他的目光從來就沒有停留在財富上,他追求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

因此,他管束家人族人極其嚴格,關家並未置產。就怕被政敵抓住了破綻,導致攻訐。

中書令的俸祿,宮裏偶得的賞賜,官場慣例的冰敬炭敬,這就是他全部的收入。一年下來,這筆銀子也不少。但要維持府裏日常的開銷,和官場上的人情往來,便所剩無幾。

慶隆帝斜了他一眼,道:“不如此,還不會讓你出。”

關景煥麵上連連叫苦,心頭卻暗自高興。皇帝願意這樣打趣他,證明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依舊,並未因這件事而發生改變。

“微臣這就去擬旨。”這本是禦前製詔的事情,讓他來做,也是變相對權墨冼的一種補償。讓權墨冼知道,皇帝將一切都看在眼中,並非有眼無珠的昏君。

過了兩刻鍾的功夫,關景煥將草擬好的聖旨給慶隆帝過目。

慶隆帝看了一眼,在末尾處指了指,道:“再添一柄玉如意,你再手書一副‘上善若水’送去。”

“上善若水”這幾個字原本是讚揚善者的品性高潔,如水一般可以滋養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利。

但讓關景煥寫好送去,其間的意義就有些微妙。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隻要堅持,卻能滴水穿石。這既是“柔德”,又有弱能勝強、柔可克剛的隱喻。

而眼下的關景煥與權墨冼兩人,不正是一強一弱嗎?這其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明。

關景煥的眸子一閃,隨即恢複了正常,他稟道:“待回了府,微臣就可手書。隻是這玉如意,府中實在是沒有,還請皇上開恩。”

慶隆帝睨了他一眼,道:“玉如意沒有讓你出,你就好好寫上一副字。”關景煥的字,在京城也屬有價無市之物。

按慶隆帝的意思,關景煥重新寫好聖旨,慶隆帝看過,再由掌印太監蓋上玉璽,吩咐道:“這就去宣旨,讓權墨冼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