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遮遮掩掩,陸詩曼幹脆借此機會將喬世傑遊學在外的事情點明了,還顯得她坦坦蕩蕩。
她這麼一,一眾夫人都意動起來。方家勢頭正好,經曆了一些風浪,卻也穩紮穩打地過來了,如今在朝中站穩了腳跟。
方錦書的名聲,在同一個坊裏住著,她們知道的比旁人要清楚。雖然有些不好聽的流言,但好歹有帝後的賞賜在身。
更妙的是,她在方家排行第四,並非嫡長女。那麼相應的,不需要以長媳宗婦的地位相待,隻要是嫡子就可。這麼一算,娶這麼一個兒媳婦回來,穩賺不賠。
一時間,眾人紛紛圍著司嵐笙問東問西。有的問方錦書的年紀,有的探著方家的口風和對女婿的要求,有的問她在學堂的功課。
司嵐笙笑道:“我們家書兒年紀,按虛歲滿了十三,但舊年臘月裏才過了十二歲生辰。我和老爺商議著,隻要她一輩子順遂,就比什麼都強。”
“女婿的人品好,家風清正,是最最要緊的事。”她把要求道出,笑了笑:“得了宮裏賞賜的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她孩子家家的,就別再誇她。”
這是,他們方家並不會以此為資本,來選擇女婿和要求夫家。聽了她這句,眾人的表情更加熱切。
司嵐笙笑了笑,揚著臉頗為自豪道:“我家的書兒是個不用操心的,庵裏的靜和師太喜歡她,讓她入了廣盈貨行的份子。我這個做娘的,卻都趕不上她。”
在場的都是文官女眷,皇恩賞賜不必過於強調,但該誇的得誇。廣盈貨行的名頭不,這也讓眾人知道方錦書的實力,不會瞧了去,一些旁支的少爺過來。先替方錦書的婚事設一道門檻,省得將來耗費唇舌。
“廣盈貨行?”褚太太和修文坊這邊女眷的往來較少,今兒是替表妹撐場麵才特意趕來。因此,並未聽過方錦書和廣盈貨行之間的聯係。
“可不?”吳家太太接口道:“這我是知道的,貨行的內掌櫃韓娘子就常去給書姐兒回話。我們家晴姐兒和書姐兒一向要好,也沾光得了不少新鮮物件。”
這麼一,眾人紛紛點頭。
她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隻是方家沒有明,也就當做不知道罷了。眼下司嵐笙既然主動提起,也就讚起方錦書能幹來。
“方太太可真是命好。”一名太太羨慕道:“這養的兒女一個賽一個頂尖。光這貨行,方家就能不少進賬。”
司嵐笙正等著有人這句話,便笑道答道:“廣盈貨行,可跟我們方家沒什麼關係,這都是書兒她自己掙下的。到時候她出嫁,那都是她的嫁妝。”
此言一出,好幾名夫人掩口吸氣,這方家是大手筆不將這些銀錢看在眼底呢?還是果真疼愛女兒。
廣盈貨行的利潤她們不知道,但京中各府以得其中一兩件貨品為傲。誰讓貨行手眼通,連延慶宮中都擺著他們賣進去的漆器呢?
這樣的一個貨行,方家連過手都不過,這實在是難以令人置信。起來,方家也不是什麼有根基的老牌京官,就靠一個庶子打理著生意,掙些銀錢應酬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