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考試1(2 / 2)

“都老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變的?”郭勝一臉嫌棄的斜瞥了一眼胡磐石,站起來,一邊往旁邊榻上過去,一邊示意胡磐石,“坐過來話。”

胡磐石應了,脫了鞋,盤膝坐到郭勝對麵,欠身給郭勝倒了杯茶,送到郭勝麵前,“哥,聽你要來,我高興的好幾夜睡不著,你怎麼還帶了一個?”

“就是因為陪四爺過來,我才來這一趟。”郭勝端起茶,抿了一口。

“嗯?四爺這趟是有差使?四爺這會兒就領差使了?他才多大?”胡磐石驚訝而意外。

“不算差使。”郭勝抿著茶,“這一趟來杭城,是娘娘的意思。照理,四爺不用下場科考,四爺是娘娘嫡親的侄兒,他阿爹……”

到李章恒阿爹,郭勝低低歎了口氣,“這你都知道,他阿爹是替皇上死的,照理,一個恩蔭候爵是最少的,可娘娘,恒哥兒既然有本事科舉出身,這受人垢病的恩蔭,要它做什麼?”

“娘娘了不起!”胡磐石真心實意的讚歎了一句。

“嗯,娘娘擔心四爺要是在京城秋闈,隻怕不能真刀實槍的考一場,也容易受人垢病,想來想去,挑了杭城,讓四爺過來悄悄考一場,之所以挑了杭城,一來兩浙路文風極盛,若能在杭城的秋闈中脫穎而出,也就是在下人中脫穎而出,二來,眼下杭城幾位,憲司漕司帥司,都沒見過四爺,學政就更不用了,第三,到杭城有你看著,四爺這身份,到底是真瞞住了,還是假瞞住,咱們能一清二楚。你挑的人家怎麼樣?來聽聽。”

郭勝簡單幾句交待了緣由,看著胡磐石問道。

“哥讓人捎話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是我親自挑的,一共兩家,一家是從下裏鎮李家搬到杭城,在杭城已經定居了三代人了,現在這一家子都在福建路做海貨生意,走了有十年了,走之前,鄰居們都知道他家二兒子讀書上頭很厲害,托言是他家老二回來科考,十分合適。

還有一家,也姓李,不過不是下裏鎮李家,是明州人,在杭城也定居了四代人了,一家五口,老大是個閨女,嫁到了明州,八年前,這家媳婦兒死了,這家當家的,葬了媳婦兒,就帶著兩個兒子,南下明州,我讓人到明州打聽過,是正跟著船出洋去了,他家有三條船,也是,有個兒子讀書上很出息。”

“用下裏鎮那個吧。”胡磐石話音剛落,郭勝就做出了選擇。

“我也覺得下裏鎮這個更好,那我這就去安排,離秋闈進場還有四五,要不要給四爺安排幾場文會?暖暖場?會會文什麼的?”胡磐石看著郭勝問道。

郭勝搖頭,“不用了,四爺在京城時,見過他的人隻怕不少,過來杭城,還是謹慎些好,開龍門那,也要安排人護好,悄悄進場,可別出了在進場前,被人認出的事兒,那這一趟差使,就是辦砸了。”

到最後一句,郭勝聲色裏都有了厲色。

“哥你放心,這點兒事再辦不妥當,我這幾十年不是白受哥你教導了?”胡磐石拍了拍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