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內政事務商議解決後,眾人紛紛起身告退。
議事堂內,李戩隻留下秦無害,張崇以及黃綸三人,繼續議事。
”好了,現在沒有外人,快說說外麵的情況吧。“李戩隨意的斜靠在座椅之上,一改之前的端莊,慵懶的說道。
此次他北上征戰,根本無暇關注其他各方的動靜。如今剛回來,對外麵發生的事,並不清楚。
三人相視一眼,秦無害當即率先開口,“主上,情況有些不妙。荊州大戰持續了大半年,匈奴大軍已經基本拿下了荊州江北之地,僅剩襄陽一城,還在堅守苦戰。”
“然,襄陽守軍被圍困數月,兵疲糧乏,損失慘重。司馬睿調派的援兵,也在這半年裏,被打成了殘兵,早已不成氣候。根據屬下等人的推算,這襄陽隻怕是堅守不過三個月,便要淪陷了。”
“嗯?司馬睿幹什麼吃的?”李戩聞言,不由眉頭一皺,沉聲罵道,“我記得,他已調遣十萬大軍救援荊州,蝟集荊州的兵馬至少十幾萬,不過半年便被區區五萬匈奴人打殘了?”
“主上,司馬睿用人不明,縱有百萬大軍又如何?”張崇苦笑道,“那王敦哪裏是統兵的將才,麵對如狼似虎的匈奴人,料敵不明,冒然出擊。若不是憑借著荊州水路交錯,匈奴人騎戰不便,隻怕早已全軍覆沒了。“
“荊州不能落入匈奴人手裏。”李戩皺緊眉頭,冷聲道,“否則的話,我關中以南便要隨時麵臨著匈奴人的威脅。一旦匈奴人於草原,潼關,嶢關三地進攻我軍,則形勢危矣。”
由不得李戩不擔心,匈奴勢大,擁兵二三十萬。而他在三地布置的兵力,加起來不過四萬多兵馬。且兵力分散,一旦三地同時遭受攻擊,能夠馳援的兵馬,將大為減少。
無論是哪一地駐軍被擊潰,征北軍的根基,都要遭受重創。
“主上,話雖如此,可我軍剛剛北征歸來,人馬身心俱疲,此時不宜再戰啊。”張崇沉聲道,“屬下以為,不如先休整數月,再趁著匈奴人剛剛奪取荊北,立足未穩之際,迅速南下襲其後方。再聯絡司馬睿,聯合將匈奴人趕出荊州。”
“不可。”秦無害聞言,當即反駁,“主上,我們能想到這點,匈奴人不可能沒有考慮到。之前主上率軍北征,匈奴人無後顧之憂,自然敢放手一搏。可如今主上回歸,隻要匈奴人知曉,必然會調派部分兵力,囤駐武關,以防我軍南下。”
“屬下以為,還不如趁著匈奴人尚未得知北方戰況之計,趁機奪取武關。如此一來,則我軍兵鋒抵近荊州,遙指南陽國。若是能奪下南陽,便可威脅匈奴後路,迫使其不得不放棄襄陽,退出荊州。”
李戩對此不置可否,反而轉頭望向一旁沉默不語的黃綸,“子略,你有何高見?“
黃綸連忙拱手一拜,“主上,兩位大人所言,各有道理。我軍剛剛結束大戰,此時確實不宜大起幹戈。然,荊州地處南北要衝,一旦為匈奴人所得,必生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