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話: 進入大學(1 / 2)

小鮮肉就讀的大學簡稱為THU,是中部占地最大的一所綜合大學,位於中部大肚山的山麓,校園麵積廣達一百五十公頃。

是ACUCA的成員之一,知名校友眾多,曾栽培出許多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國際內外知名的商、政、理工人物和教師等。

大學擁有創造性與實驗性的開創精神,創校時的勞作教育、通才教育、圖書館開架製度、學生榮譽製度等,都是大學教育裏的創舉。並率先成立工業工程學係,訓練工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生物學係也開啟了鳥類的研究,外文係的獨特英語教學方法與小班製也是絕無僅有的。

勞作教育是THU的獨特教育方式之一,也是大學教育製度中的首例。勞作教育製自創校以來實施至今,為所有學生第一年的必修,不及格者必須重修,因此大一的新生能認識許多的重修生。

人文教育為THU教育理念之一,實施通才教育。現今通識教育分為人文、社會、自然三大領域的課程,也有共同選修等多元的課程。

博雅教育是THU創校的基礎,博代表廣博、宏通器識,雅代表優雅的氣質,博雅即是一種教養的培養,博雅書院的成立是推廣創校當時的博雅教育。

大學裏擁有完整規劃的校園,校園建築在近代建築中具有代表性。以教堂和圖書館為校園中心,周圍規劃有教學區、宿舍區、活動區、與教職員宿舍區,創校初期以文理大道為人行步道,大道兩旁設置了行政中心、文學院、理學院,外圍設外環道路讓人車分道。

*****

小鮮肉非常期待著大學的新鮮人生活,他滿懷期待的心情來到了大學。大學是人生的開端,是社會的縮影之一,也是人生精華珍貴的時刻,把握這四年好好的運用,會讓人生有不一樣的一麵。

媽媽跟小鮮肉說,以前的學校少,能考上大學的人不多,能考上公立大學更是難上加難,考上了的確是光耀門楣,街坊鄰居買一串大龍炮在街頭巷尾大肆慶祝。

但是星移物換,隨著時間過去,政府曾推行廣設大學,讓大學教育越來越普及化,但有利必有弊,大學生越來越多,滿街都是大學生了,但素質真否真的有提升嗎?還是隻是淪為學店下渾渾噩噩過完四年?

許多人隻是被社會的需求給蒙蔽,開始盲目地追求一張大學的文憑,完全沒有學習的熱忱與動力,失去了上大學的意義,這張紙說起來可真是不便宜,需要花四年的時間以及八個學期的學費和生活交通費才能換得,但能夠成就什麼呢?

許多人是毫無頭緒並漫無目的的前進,這些人的存在比例還占不少,有些人真的是為了一張大學文憑來的,成天就是選一些輕鬆過的課,一聽到某堂課需要一直報告、寫報告、還有許多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下一堂馬上就會去退選課程。學習動機低落,有些人根本沒有在聽課,來了就是坐下來和同學聊天以及滑手機。

大學的學生分為四種人。

專注聽課的同學,手忙著抄筆記,深怕下一秒就會跟不上,既便成績不佳,課業表現不好,但是學習態度認真,當一個人表現的態度認真,甚麼事情就算不順利也會迎刃而解。

坐下來開始狂滑手機,不曉得到底有甚麼大事業在經營,無時無刻就在滑,沒有休息,屏幕上的按鍵不斷的被他的手指踐踏,從不會聽課,課後的考試即便很差,他們也不會去想辦法補救,屬於放任型的學生,遇到甚麼問題都不會想去解決。

整堂課都在寫其他的作業、報告或看其他科目的書,如果正在上的課程內容都會,當然可以理解,但既然都會,不禁讓人懷疑那又何必要來呢?有一位同學,上數學在寫會計,上會計在看經濟,上英文在寫數學,但通通的學業表現都很差。

整堂課都在睡覺和聊天的同學,這種人是無藥可救的人,上課當然可以輕鬆,學習可以快樂學習,不代表可以隨便,這種人除非已經是人生勝利組家境富裕,就算這輩子不工作也可以活得很好。

必須尋找與興趣相輔的科係,有不少大學生讀到一半都會發現自己對自己所選的科係沒興趣,甚至覺得念的這個科係沒有甚麼用,才開始轉係、轉學考、重考,有的甚至會直接休學去就業。這還算是好的情況,有些人念完四年才會發現。

有一位曆史係的學生一直抱怨自己所念的科係:“念曆史係一點屁用也沒有,整天隻能夠一直搜集整理資料、做報告,到頭來甚麼都不會,隻能夠一直知道曆史,對未來工作一點幫助也沒有,而且未來的工作除了教書也不能做甚麼,這是甚麼鬼科係?”

小鮮肉不禁心裏問道:“上大學後我該做甚麼?”

上了大學後會開始有所期待,甚至是有所焦慮,期待的是所迎麵到來的嶄新生活,焦慮的是從這一所大學可以獲得到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