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張棟甫帶著嬌妻環遊周國去了,張府又開始變得冷清了,五姐兒張媄鈺及其張鐸軒還在萬峰山內學藝,張鐸斌在昭王的烈焰騎中曆練,府中坐鎮之人就剩下張鐸宸了,府中的四小姐張翎玥是個不受待見的主,在不在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這一日,張鐸宸在學院的學習結束了,夫子給他放了幾天假,其實確切的說是夫子自己有些事情,所以弟子們都被遣散回家,他此時很無趣,一個人騎著馬直奔城外北郊的“錙銖林”,玩耍一番。
錙銖林就是城外北郊的一片幽靜的竹林,閑來無事的時候張鐸宸喜歡來這裏,看書喝茶,別有一番意境。
在竹林深處有一個小竹亭,說起這個小亭子還有個小故事,相傳這個小亭子曾經是聖人老子講經說法的地方。
當年聖人老子在此開壇講法,竹林四周到處圍滿了人來聽他說法,其中有王孫貴胄,達官貴人,還有貧民百姓,全都聚在一起,聽他說法,場麵相當壯觀。
此後這裏就成了一些文人墨客,怡情消遣的地方,他們來這裏以詩會友,下棋談天,揮毫潑墨,好不風雅。
張鐸宸是個喜歡研究文學的少年,他仰慕自己的祖父,一直把祖父當成他的榜樣和目標,將來定要超越他的祖父,這是他的終極目標。
後來他確實超越了他的祖父,成為了那個時期名滿天下的大家,後來人稱“信德君子”。
***
他牽著馬來到竹亭外,將馬拴在一旁,進入竹亭,此時正值深冬,有名的四君子便是“梅蘭竹菊”這一片紫竹,依然傲立挺拔,不懼嚴寒。
今日沒有其他閑雜之人,他也樂得清靜,坐在竹椅上,望著遠處的那片紫竹林,他的心得到了寧靜。
忽的一陣古琴之聲傳來,蕩氣悠然,由遠至近,讓人心情振奮,他好奇的循著琴音找去。
穿過了那片竹林,在一片結冰的溪水旁,坐著一位二十歲左右的男子,身著雪白的衣衫,墨玉一般流暢的長發用雪白的絲帶束起來,一半披散,一半束敷,風流自在,優雅貴氣。
他的眼睛如春日裏還未融化的暖雪,閃亮,晶瑩,柔和,嘴角微彎,淡淡的笑容,如三月陽光,舒適愜意,此時他正在優雅的撥動著琴弦,根本不曾抬頭,忘我地撫著琴。
張鐸宸此時屏住呼吸,陶醉在他那動人的琴聲當中,琴聲油然而止,張鐸宸還意猶未盡的陶醉著。
此人抬頭看了一眼傻愣愣站在那裏的少年道“本尊的琴聲如何啊”,他的嘴角上揚,顯然此時心情極佳。
張鐸宸聞得此言,趕緊緩過神來道“尊者的琴聲太美妙了,我都陶醉在其中了”張鐸宸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道。
“可想同本尊學習”那人一副淡然的表情笑著道。
張鐸宸此時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要是能與此人學習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他喜歡這個曲子,太美妙了,如高山流水般意境超然。
“我想學習”張鐸宸說完就覺得的不好意思了,他還不知道人家是誰就要跟人家學習,是不是太倉促了,此時他有些小尷尬。
“我姓莊明周,字子休,他們都稱呼我“南華真人””莊周說完笑著看著眼前的呆愣少年。
張鐸宸聽完莊周的介紹他就傻了,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莊子”那可是各國爭搶的對象。
此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在列國中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周國的王們都想要將他留在本國,可是此人卻喜歡周遊四海,做個閑雲野鶴,沒事的時候講講經說說法,好不悠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