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3 / 3)

他手指在袖中掐了掐,突然麵色大變。

回看向蘇大為的宅子,眼中竟隱隱流露出一絲恐懼之色。

巳正。

蘇大為端坐於宅中,忽然張開雙眼。

他看到,自家院門突然大開。

當朝太後武曌,在老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向著宅內走來。

看上去,輕車從簡,但蘇大為已經敏感的察覺到什麼。

他笑了笑,快步迎上去。

“阿姊。”

“阿彌,你知道我會來?”

“我與阿姊心有靈犀。”

“嗬嗬。”

武曌詳怒的瞪了他一眼,抬步走入屋內,卻發現屋裏早已沏好一壺茶,淡淡的茶香伴隨白霧飄起。

她回頭看了蘇大為一眼,似笑非笑:“你果然知道。”

蘇大為伸手示意,武曌輕提裙擺,落入座中:“我聽說異人修煉到一定境界,謂之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就是不知阿弟你,是否也可以預知?”

“那都是誇張的說法,要真能什麼都知道,那豈非神仙了。”

蘇大為抬手取了茶壺,燙了燙杯,然後給武曌倒上茶,雙手捧上:“阿姊請用茶。”

王承恩在一旁早就搶著伸手過來,替武曌將茶接過,小心翼翼放在她麵前。

“承恩,你去外邊站一會。”

“老奴遵命。”

王承恩此時已經六十餘歲,腰身都有些彎了,但手腳倒還利落。

聽了武曌的話,鞠躬倒退著出去。

房門輕輕帶上。

“阿彌,你這次,給我出了一道難題。”

武曌一雙燦如星月的眸子,凝視著蘇大為,修長如玉的手指,輕輕撥弄著茶盞,歎息道:“別人如此就罷了,為何偏偏是你?”

“阿姊,大唐國運正隆,陛下,是一個好皇帝。”

“你在說什麼?”

武曌雙眸深深看向蘇大為,那雙眼睛裏,似有無數流光形成一個漩渦。

“你覺得我會害弘兒?他是我的親生骨肉。”

“阿姊,你要做什麼其實大家都明白,都看在眼裏,這些年,你把朝廷遷到東都,又改東都為神都,大肆削弱那些功臣元老,打壓世家門閥,為的是什麼,大家也都懂。”

蘇大為苦笑道。

這一次,武曌出奇的並未反駁,而是笑了起來。

“你我相識快三十載,名為君臣,實為姊弟,我以為你會理解我。”

“我理解。”

蘇大為看了一眼自己的茶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阿姊非常人,自然想做些不一樣的。”

這句話,卻仿佛戳到了武曌的痛處,她撥動茶盞的手指,一下停住。

雙眸盯著蘇大為,眸中閃動著奇光。

蘇大為歎了口氣,抬頭向麵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武曌道:“我與阿姊相識,源起於陳碩真禍亂長安之亂,我也曾說過,阿姊你與陳碩真的關係,並非外表看上去那樣。

某方麵來說,你接受了她的理念,你想做女帝,是也不是?”

武曌不答,隻是幽幽冷笑。

有些事,看破不說破,還是好朋友。

說出來就沒意思了。

蘇大為目光落在武曌的脖頸上。

那裏,一枚小巧的玉佛,安靜得幾乎讓人忽視。

“這枚玉佛,當年是陳碩真的,後來朝廷剿滅陳碩真叛亂,這玉佛,就到了阿姊手中。”

兩人四目凝視。

良久,武曌笑了起來。

一笑,就如春風破冰,帶來如沐春風之感。

“阿彌你不愧是做過不良人的,很會講故事,這個故事講得我幾乎都信了。”

“阿姊,既然你已經忍了十六年,何妨就平安過這一生?”

蘇大為向她懇切的道:“你若繼續下去,大唐一定會動蕩。”

“大唐在我的手裏,隻會更加繁盛。”

武曌的聲音一下子冷了下來。

空氣裏透著寒意。

“多的話我不想說,隻問一句,你願不願意幫我?”

蘇大為迎著她的目光,沉默了一瞬,搖頭道:“我隻認李弘做皇帝。”

武曌站了起來。

她居高臨下的凝視蘇大為:“可惜了。”

“可惜什麼?”

“阿彌,這十幾年來,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動手嗎?那是我給你麵子,但是現在……你其實已經沒有一品聖人的能力了吧?”

武曌微微冷笑:“有些事,能瞞一時,不能瞞一世,你現在並非一品真人……我忍你十六年,也算仁至義盡。”

這一刻,她的眸子裏,突然亮起邪異的紅芒。

蘇大為心中突地一跳。

這是他從沒想過的。

“阿姊你……你也是半妖?”

究竟是什麼時候的事?

這麼多年來,為何能掩藏如此之深,連李淳風都瞞過了。

難怪,難怪三十餘年下來,武曌依舊能保持容顏嬌豔。

而李治,在繁重的政務下,一身病痛,早早離世。

原來如此。

“我非半妖。”

武曌一字一句的道:“阿彌,不是隻有你身上,才有高階詭異。”

這種感覺……

蘇大為愕然。

“是詭,還是度?”

看著從武媚娘身上騰起的絲絲縷縷黑霧,他終於驚駭道:“是騰迅?”

“不錯。”

武曌點頭:“當年騰根之瞳躲藏在你體內,而騰迅一縷神魂也藏入我體內休養。”

“那你……我。”

這委實太過離奇。

那自己與聶蘇,還有騰迅,騰根之瞳,武曌這幾者的關係,豈不是太亂了?

自己在巴顏喀拉山上所見騰迅本體,還有聖女,又是什麼?

此事太過離奇複雜,一時難以想透。

“騰迅十六年前,已經離開了,但我也不再是凡人。”

武曌俯視著蘇大為道:“我告訴你這些,隻是讓你知道,我要做的事,一定會做到。念在你我相識一場,我最後給你一個機會。”

她伸出春蔥般的玉指:“一個時辰,我給你考慮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你若幫我,那便依然是我阿弟,若你不從……相信我,阿彌,我有能力將一切抹去。

區區三品異人,並非無敵。”

最後一個字說完,武曌拂袖轉身。

大門無風自開。

站在院中的王承恩,慌忙迎了上來。

蘇大為站在門中,長長歎息一聲。

一轉頭,看到在屋角的線香。

一個時辰。

呯!

執金吾、左右領左右府禁軍,以及秘閣星君一湧而入。

轟地一聲響,不知是什麼東西被推翻了,惹來一陣驚叫。

“太後,太後……”

王承恩邁著細碎的步子,喘著粗氣,拚命跑到武曌的鳳駕前,叉手行禮,顫聲道:“沒了。”

“什麼?”

“蘇大為,蘇大為不見了!”

“那蘇府的人呢?”

“都不見了!”

“左右領左右府是做什麼吃的?不是說圍住了,蒼蠅也飛不走?”

“是……是地宮……”

王承恩顫抖著,用衣袖擦拭一下臉頰上滾落的汗珠:“蘇府不知何時挖通了一條暗道,直通地宮,下麵深不見底……”

“帶我去看看。”

武曌雙眉一揚,鳳眸中現出一抹血光。

……

站在後院人造的山石湖景旁。

武曌盯著一個藏於山石中的洞口,沉默不語。

她的眸光一直透下去,透入洞中深處,仿佛要將內裏的一切看個究竟。

洞下,穿入地下五十餘丈深,蘇大為、聶蘇、高大龍、安文生等人靜立於地宮入口處。

昔年洛陽地宮乃王世充所修。

專為留條後路。

誰知一直到死,他也未能啟用。

反倒給了蘇大為便利。

聶蘇的手用力抓住蘇大為,瑩瑩的眸子盯在他的麵上。

他握著聶蘇的手悄悄緊了緊,讓她安心。

頭頂上方,忽然傳來武曌的聲音:“這個洞穴,究竟通往何處,可曾派人查探?”

“方才派金吾衛執火瓜下去,下到十丈,繩索用盡,不得不拉上來,太後,我這就準備好繩索,派人再探。”

“不必了……”

不知是否因為洞中獨特的空間,有聚音效果,洞外人的說話,竟清晰的傳來。

“那蘇大為他……”

“沒有什麼蘇大為。”

“呃?”

“從今以後,大唐再無蘇大為這個人,有敢言蘇大為者,皆斬。”

“軍功史冊上記有蘇大為平吐蕃、滅新羅、倭國、滅大食,平大理、安南,這如何是好?”

“這還用本後教你嗎?統統刪去,實在無法刪者,皆以‘無名’代之。”

“史書可刪,但……萬一有人今後在書中提及此人……”

“那就燒了那些書,殺光寫書的人。”

“太後……太後真是仁愛。”

“嗬,隻盼那些人知道本後的仁愛,不要再出現,讓本後為難……”

武曌的聲音猛地提起:“回宮!”

“喏!”

……

“師父,我們要去哪裏?”

“客兒覺得哪裏定居好?”

“我覺得蜀中不錯,聽阿爺說,師父在那裏治理過黃安縣,還有巴山我也想看看,還想坐船,看看巫山兩岸。”

李客看了一眼身邊妻子繈褓中的孩子,不由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容:“還是去蜀中吧,聽說蜀地人傑地靈,我這一輩學武沒什麼用,希望小白將來學文,或許有用處。”

說到學文,李客又興致勃**來:“對了蜀中還有師父您的朋友,那個什麼王勃、駱賓王、盧照鄰,到時能否請他們教小白讀書?”

“咳,我覺得,小白還是學武藝好,學文,將來恐怕用不上,而且學文就愛喝酒,一喝醉,難免就想撈月亮。”

“師父你說的什麼,我怎麼弄不明白?”

“你別理阿彌,他就是胡說八道。叫我說,咱們不如去倭島,在那裏可以自己立國!”

“立個屁的國,小心大唐拍死你們!”

“要不去安南?要是嫌太濕熱,還可以去大理,去吐蕃,去天竺,去西域?喂,我們去西域好不好,要不去見識一下大食國,你那個朋友思莫爾,不是在那邊做生意嗎?還有道真將軍在那邊做總督,喂~~”

“我和小蘇一起,隨便去哪都行,就是不要再呆在大唐……這身責任,我放下了,從此逍遙天下,自由自在。”

……

天授元年,武曌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

武曌臨朝,以明察善斷,多權略,知人善任,重視選拔人材,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製度著稱。

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

但,在繁盛的同時,她也大肆殺害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同時,四周各蕃屬國,窺見大唐內部動蕩虛弱,野心倍增,一時烽煙四起。

天空最熾熱的太陽,終於走過正午,漸漸西沉。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