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七夕佳節(1 / 2)

距離七月朔日的大朝會已經過去七了,雖然當的大爆炸引來了眾紛紜。但時間總會淡化一切,東京炎炎的夏日氛圍又因為七夕的到來而變得更加熱烈。

東京的富貴人家,每家每戶都在院中蓋起彩色的乞巧樓,而普通人家則以竹木、麻杆編結成“乞巧棚”。而無論是是乞巧樓還是乞巧棚,歡樂的氣氛在哪兒都是一樣的。

趙楷受封永興軍、秦鳳路兩路製置使,過了今日,明日便要前往西北赴任,故此便沒有搭起乞巧樓。

但府上的女眷們總是要遵循習俗的,在院中搬來一張桌案,梁紅玉和雪將楝樹葉子攤開鋪在桌案上,再在上麵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等物,把自己製作的女工呈現給織女,然後焚香行禮,這個過程稱為“乞巧”

趙楷這幾日徹底閑了下來,反正收拾行李完全不需要他,皇城司已經交給了自己的五弟趙樞——前幾日趙楷向趙佶推薦,趙樞也不了,也應該曆練一番,趙佶直接大筆一揮,加封趙樞為肅王,提舉皇城司事。

這會兒那子估計正在皇城司中訓練。

於是趙楷便坐在一旁看梁紅玉與雪二人舉行這種乞巧儀式。

自漢代以來,民間便流傳著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後來又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了婦女在七夕節望月穿針的習俗。婦女們通過向上的織女獻祭來進行乞巧活動,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的姻緣。

由於在趙楷的要求,黑之後便要上街遊玩,所以此刻才將將昏暗,月亮也才剛剛在空掛上一個鉤子,梁紅玉和雪便開始舉行這項莊重的儀式。

乞巧之後,女子們要對著一彎新月穿針引線。這時用的針不是平常用來縫紉的針,而是一種“七孔針”,是專門在乞巧儀式上穿針引線時用的。

隨後,梁紅玉和雪二人不知從哪裏掏出來一個口袋,一人從裏麵捉了一隻蜘蛛,放在盒子裏。

用雪的話來,如果第二蜘蛛織的網非常圓正,即謂“得巧”,意味著織女顯靈賜巧。

趙楷嘲笑梁紅玉,“你這女紅繡的東扭西歪,織女娘娘又怎會看上你這樣的,給你賜巧?”

梁紅玉怒目而視,“正是因為我繡的不好,才更要求織女娘娘賜我心靈手巧。”

“你這法也還的過去,那我們明早再看吧!”趙楷問,“都弄好了嗎?弄好了我們便上街吧!”

“你不乞聰明嗎?”梁紅玉問,這一對於女孩子們來是“乞巧”,對於男孩子們來則是“乞聰明”,他們把筆墨紙硯放在牽牛星前,寫下“某乞聰明”,並念誦詩句。

“我都考過狀元了,還需要乞聰明嗎?”趙楷很臭屁地問,“還有人比我還聰明嗎?”

“我看你還不夠聰明,趕緊趁這個機會乞一次!”梁紅玉,她始終覺得趙楷在男女感情之事上麵情商還不夠,得多向牽牛織女要點聰明勁。

雪也在旁邊,“是啊殿下,有誰會嫌自己多點聰明的呢?”

趙楷拗不過她倆,便取了文房四寶,對著牽牛星放在案台上,寫下“趙楷乞聰明”五個字,口中念道:

“歎飄零。

離多會少堪驚。

又爭如、人有信,不同浮世難憑。

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銀漢無聲。

鳳駕催雲,紅帷卷月,泠泠一水會雙星。

素杼冷,臨風休織,深訴隔年誠。

飛光淺,青童語款,丹鵲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