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聽太尉與惲王殿下爭論許久,爭的無非是熙河軍諸將與劉延慶誰對誰錯的問題。惲王殿下認為劉延慶有罪當斬,而劉延慶則認為自己雖然有戰敗之罪,但罪不致死。”
“那太師的意思呢?”趙佶問。
“劉延慶當斬!”蔡京沒有一絲猶豫。
“為何?”趙佶突然一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將也是一樣。剛剛太尉楊惟忠是引起追擊戰敗的主要責任者,我也頗為認同。”
“不過為何之前熙河軍沒有違抗太尉的軍令攻打宥州,反倒是在攻打下宥州城,劉法將軍受傷之後違抗了太尉的軍令?太尉所熙河軍違抗軍令到底指的是什麼?為何會引起熙河軍的反彈?劉延慶既然以違抗軍令的名義將二將斬殺,把諸將抓捕,那是不是可其便是引起熙河軍全員反抗的罪魁禍首?”
趙佶恍然,方才他並未深究童貫與劉延慶二人所的違抗軍令到底是什麼軍令,以至於下意識地認為熙河軍都是不尊號令之人。
“太尉,不知你下的是何軍令?”
童貫臉色一變,他剛才在一些細節上都是含糊其詞,混淆視聽,蒙混過關。
沒想到卻被蔡京這隻老狐狸發現了其中破綻。
何為軍令?軍令就是在軍事上發布的命令。
違抗軍令指的是違抗上級發布的軍事命令。
蔡京的意思就是,既然你童貫焦、朱二將違抗了軍令,那你倒是你發布了什麼軍令?
可童貫發布了什麼軍令呢?
他什麼軍令都沒有發布,隻是宣布以擅自出擊之罪拿下楊惟忠,這算是哪門子軍令?這隻能算是一個行政命令,並不是軍事命令。
既然發布的不是軍事命令,以宋朝寬鬆的政治環境,你怎麼可以用這種罪名將軍中大將隨意斬殺呢?
童貫千算萬算,沒有想到這個老家夥居然看破了這一出,讓他現在下不來台。
“太尉?朕問你話!”趙佶見童貫閉口不言,頓時心生不喜,催促道。
“陛下贖罪!臣……臣一時間言語不查,錯將政令成軍令。”十月,童貫腦門上流下了一顆豆大的汗珠。
“你什麼?你堂堂太尉居然能將政令錯成軍令?”趙佶顯然對他這個答案十分不滿。
“劉延慶,他不你給朕!”趙佶一拍龍案。
劉延慶哪裏敢接過童貫都不敢亂編的話語,頓時雙腿一顫,匍匐在地上瑟瑟發抖。
“真是豈有此理!當著朕的麵,胡襖!你們往日裏是不是都是這麼欺瞞朕!”
趙佶這話的極為嚴重,童貫當即匍匐。
“陛下!臣萬萬不敢欺瞞陛下!”童貫頓首拜伏。
“哼!”趙佶一拂袖,“這麼來,焦、朱二位將軍是被枉殺的了?熙河軍是被你們兩個逼得險些嘩變的了?”
“陛下,是劉延慶,都是劉延慶這廝!”童貫把責任都推到了劉延慶身上。
“是他賄賂我,讓我幫他壓下戰敗之事的!也是他下令射殺焦、朱二將的。”
趙楷鄙視地看了一眼童貫,這廝骨子裏就是一個喜歡逃避責任的人。
曆史上就是其在太原作戰不力,他嚇得丟下軍隊就跑,太原守將指責他,結果童貫“我是奉命來宣撫的,不是來和你們一起守衛邊疆的!”
可見其心性之涼薄。
劉延慶早就跪伏在地上驚懼不已,聽聞童貫如此,頓時猛地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