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以文換武(1 / 2)

“的好!”趙楷忍不住叫了一句,扭頭看向剛才那位姓歐陽的士子,拱手詢問,“敢問兄台姓名?”

陳東等人被趙楷的舉動吸引,紛紛看了過來,那位姓歐陽的士卒也拱手回道,“在下江右人歐陽澈,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辛棄疾,東京人士。”趙楷笑著回應,“方才我聽聞各位的高談不禁心生仰慕,不知可否加入諸位?”

“好!”陳東做了個請的手勢。

他們本就是一群熱衷於談論國家大事的學生,自然不介意多一個參與討論的人。

趙楷與姚平仲搭手將桌子與他們拚到一起。

他沒想到此次前來,除了陳東之外,倒還有一個意外之喜,這群學生裏麵還有一個頗具慧眼的璞玉。

這就十分難得了,縱然是朝堂上的百官,此刻能窺探出國家蘊藏巨大危機的人也寥寥無幾,大部分人都被這所謂的盛世給蒙蔽了雙眼,即便是熱血愛國青年陳東,也以為國家正處於百年來最強大的時候。

“辛棄疾……”陳東覺得這個名字似乎有些耳熟,旋即想了起來。

“你就是那個在長慶樓作了那首《破陣子·為劉信叔賦壯詞以寄》的人?”

趙楷一時訝然,沒想到他們倒也聽過自己的化名。

哪裏知道,這幾月之中,他那首《破陣子》已經在他們這群心有熱血的年輕士子群中傳開了。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莫留白發生!”

在場的有缺即詠了出來,旋即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不錯,正是在下,讓大家見笑了!”趙楷再度對眾人拱手。

“辛兄大名早就已經傳遍了開封學子之間了,我們都曾疑惑,為何尋遍這東京,都隻聞辛兄之名而不見辛兄之人,不曾想今日到湊到一塊了,當飲一杯!”

陳東是個豪邁的人,當即與眾人和趙楷碰了一杯。

“在下數月之前與友人去了西北,故此不在京鄭”趙楷飲罷解釋。

“噢,去了西北?辛兄所的友人,莫非便是那劉信叔?”陳東問。

“正是劉信叔,他是我的一位好友,是武將世家出身,此番去西北軍中任職,我便去送送他。”趙楷隨意道。

“上陣殺敵,為國效力,了卻君王下事,贏得身前生後名,確實是令人向往!”

陳東讚道,旋即又看向趙楷側座的姚平仲,也是微黑的肌膚,臉上腮幫子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坐在那裏如同一座洪鍾,散發著一絲淡淡的氣息。

“莫非這位就是劉信叔兄?”

“我才不是劉信叔,我叫姚平仲,與劉信叔也算是世交。”

姚平仲內心正有些嫉妒劉錡,殿下居然為其寫了一首如此壯詞,此刻聽到外人又將他當做劉錡,內心確實有些鬱悶。

“敢問姚兄可是西北姚家後人?”

陳東一聽,尋思這姓姚的將門世家,可不就是西北姚家嗎?

“不錯,家父正是涇原經略使。”

一眾士子頓時紛紛對其見禮。

好家夥,這辛棄疾與這些將門世家都有交好,想來身份應該也不低,不定也是將門辛家的後人。

不過陳東卻並不在意這些身份,一番寒暄之後,又再次將話題引回到歐陽澈的觀點之上。

“歐陽兄弟未免有些杞人憂了,我大宋富饒,如今雖然有些許困難,隻要官家勵精圖治,剔除朝中奸佞,正朔朝綱,再行新法,不出幾年定能再造一個神宗朝的盛況。”

“這……若是朝中奸佞盡除,或可再造一個盛世。”

歐陽澈也同意陳東的觀點,認為朝廷眼下的問題全都是奸臣所賜。

眾人也紛紛發表意見,都認同這個觀點。

最後陳東看向一言不發的趙楷三人,一個看模樣是書童,一個看模樣是武夫,最後還是把目光停留在了趙楷的身上。

“不知辛兄對此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我談一下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