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權(1 / 2)

趙佶最終讓馬政與呼延慶再度出海北上,與金人再度商討結盟一事,由於呼延慶此次忠勇的表現,趙佶提拔他為武義大夫,為正七品職位,與馬政同級。

當然,此事也免不了與內朝的幾位重臣溝通,鄭居中和聶昌反對,餘深沉默不語,王黼、蔡攸等人清一色的讚成,大拍趙佶的馬屁,而宗澤則是還未到京,故而沒有參加會議。

最終趙佶還是拍板決定繼續同金人就結盟一事互通有無。

王黼等人本就是魅惑君上而上位的,他們以趙佶的意誌為導向,趙佶什麼他們就讚成什麼,這倒是好理解。

但鄭居中不明白餘深為何在這件事情上居然會沉默,難道是沉默了這麼多年成習慣了?

“鄭公,不是我讚成宋金結盟之事,我隻是覺得,咱們受了那遼朝這麼久的欺辱,暗中支持金國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也不無不可,也不違反盟約嘛。”

到底,餘深還是童貫的那老一套,不讚成與遼起正麵衝突,但卻可以暗中搞點動作。這就是他與鄭居中性格的不同了,鄭居中的脾氣就是直來直去,看不慣就直接出來,與蔡京不對付也毫不避諱地敢當著眾饒麵怒斥,稱得上是表裏如一。

“餘公,我大宋堂堂正正,一舉一止都要合乎禮法,如此卑劣行徑是要遭譴的啊!”

但餘深就老練的多,雖然不讚同蔡京的一些做法,但卻不會去勸,而是暗地裏與蔡京疏遠,要麼就是保持沉默,低調做人。

對鄭居中的話,餘深頗有些不以為然,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非黑即白,更多的時候都是表麵光鮮,私底下肮髒不已。

可以鄭居中是那種道德至上的人,做事情要考慮到各種禮法,考慮到名分,就算攻擊人,也要堂堂正正,不去做那種陰暗的事情。

而餘深則是比較務實,以實際出發的人,隻要符合自身的利益,那就用些非正當的手段也無所謂。

他二裙像極簾年朝堂上司馬光與王安石等兩派截然不同的做事風格。

總之,馬政、呼延慶最終帶著趙佶的親筆書信連同一些禮物出發了。而一路向西的趙楷對這件事情卻絲毫不知,等到他收到聶昌來信告訴他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到達延安府的第二日了。

看罷之後趙楷忍不住感歎了一陣曆史的影響真是無處不在,他這邊好不容易才剛覺得一切美好的事情即將轉變到來,結果趙佶的一番操作又給他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聯金滅遼這個東西,他自一開始就不斷勸趙佶堅決要反對的事情,還是被趙佶堅決的貫徹落實了下來。

對此趙楷也不能再什麼了,在這一點上,已經可以證明了趙佶這半年來所做的改變其實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不準趙佶此時已經開始考慮待到金國大敗遼國之時,重新啟用童貫率軍攻伐幽燕了。

趙楷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加緊改造大西北,最好在這一到來之前做好準備,攢積好實力去迎接這當頭的一棒。

趙楷召集了西北六路安撫使,在延安府開了一個會。

“如今我大宋與西夏兵戈暫歇,短時間內不會再度發生戰爭。”趙楷環顧左右的六名司帥。

“但我們應當明白,我們的目標是滅亡西夏,西夏的目標是重新複興。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們兩國之間必定還會再發生大戰,並且必定要以一方無力為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