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這句話真的一點沒錯。
葉家才出事了三五天,這消息已經在京都那些大商人中間傳遍了,且聽說葉家雖然到處奔走,卻一直沒將葉三老爺撈出來,府尹大人那裏查賬的結果很不好,眾人一致認為,葉家這回恐怕真的要栽了。
尤其還是在西北局勢緊張、朝廷想要用兵的當,葉家好比一塊肥肉出現在虎狼麵前,為著銀子,隻怕一分小錯要被說成三分,三分錯處就能要了葉家的命。
之前淮揚那一幫子商人因生活奢靡無故被罰的事還猶在昨日,葉家這次,隻怕也落不了好啊!
東城羊角胡同,一處青磚綠瓦的園門內,掩映著一片小巧精致的庭院,正是淮揚商幫第一人汪東城的府邸。
“葉家這回,真的倒黴了?”
汪東城披著一身流光暗彩的綢袍,半躺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一旁的大理石桌上放著一盤紫紅色飽滿圓潤的葡萄,旁邊正有一個穿紅的妙齡少女挽著衣袖,輕巧嫻熟地剝著葡萄皮,又有一個著綠的美貌丫頭用銀質牙簽剔除葡萄籽,之後便將剝好的葡萄送進汪東城的口中。
汪東城一邊吃著葡萄,一邊聽著管家於盛新近打聽出來的消息。
“隻怕不妙,”於盛一臉興奮地道:“之前隻說欠了鹽課十萬兩,如今就查賬的消息來看,恐怕連十萬兩也不止,聽說府尹孫大人有意要葉家鹽號關門,好叫官府派去的賬房細細查一遍賬本呢。”
於盛的兄長於茂便栽在葉家三老爺手裏,所以一聽說葉家倒了黴,於盛便密切關注上了,沒想到,收獲巨大。
汪東城一下子直起身子,“此話當真?”
於盛忙點頭:“這是從劉通判那裏得來的消息。”
汪東城坐了回去,摸著下巴默不作聲,一雙眼眸卻不斷地閃爍起來。
劉通判乃是順天府衙專門負責刑名的,他說的消息,定然不假。
倘若葉家真到了要關閉鹽號進行查賬的程度,那罪名一定不小,而葉家一貫的靠山秦閣老,聽說今年就要致仕了,這樣一來,自家豈不是就有了機會?
汪東城自北上以後,就盯上了食鹽的生意,可葉家已經在京都經營了幾十年之久,各大鹽號都是老字號了,在老百姓間頗有信譽,他一時間也插不上手,費勁力氣開的一家鹽號,生意隻能用慘淡兩個字形容。
但汪東城想做鹽商的心卻一直沒死,無他,賺錢啊!
鹽商的利潤,可比他賣布強多了。
汪東城一下子站起身來,駭得身旁兩個丫頭花容失色,還以為自己服侍不周要受懲罰,沒想到汪東城看也沒看她們,便道:“阿盛,走,咱們好好商議一番。”
於盛連忙追著汪東城去了。
又經過一番查證,汪東城終於決定出手了。
趁你病要你命!
既然你葉家自己倒了黴,他不去撿些便宜,豈不是就虧了!
汪東城眯著眼睛笑了起來,也不知葉家到底得罪了誰,虧空鹽課的事一下子被捅進了官府,現在事情越鬧越大,聽說坊間又傳出好些葉家鹽號以次充好、價廉物不美的消息,導致葉家本來就淡起來的生意更是門可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