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剛割過了稻子,把糧稅交了,官府忽然下令征集各村鎮民夫,對旁邊的官道進行徹底的休整。
命令一下,眾人都忙亂了起來。服徭役每年都有,今年修路、明年修渠,總是沒斷過。你不想去,可以,給錢就是了。
修官道可不是小工程,平安鎮所在的榮定縣負責其中的一段路,就這一段路,也得征集不少民夫。
按照往年的慣例,差役與裏長一起到各村按照花名冊征集民夫。各家各戶,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凡十三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皆算成丁。
分了家的,各算各的,沒分家的,都一起算。如梅香家,沒有成年男丁,倒不用去服徭役。如葉家那樣的,就得去一個了。
有人為了不服徭役,分了家。但分家也有分家的弊端,朝廷征收戶稅,都折算在糧稅裏頭。不分家,兄弟們混在一起,隻算一戶,分家後就各家都要交了。故而,不論你分家還是不分家,都是各有利弊。
明朗還小,不算成丁,這次服徭役躲過了。葉氏心裏仍舊免不了擔心,過兩年明朗長大了,到時候怕就是躲不過了。黃茂林家裏隻有兩個成年男丁,也不用去了。再等兩年,黃茂源大了,黃家就跑不掉了。
如韓文富家裏,兒子孫子一大堆,這回得去兩個人。
服徭役苦的很,一去幾十天回不來。在那裏吃不好睡不好,整日幹重活,連個歇息的空檔都沒有。若是幹活幹的差了,輕則挨罵,重則還要挨打。
為了防止大部分人拿錢買徭役,縣衙把標準定的高,一個人二兩銀子。你不去可以,交二兩銀子,官府花錢另外雇人。有一些男丁多的人家,除了抽去的人,另外還有人報名,可以多掙錢。
但官府並不會把那二兩銀子都給新雇來的民夫,能得個一半就不錯了。按照那些差役的說法,給一半是正常價格,另外一半是繳納的罰金。至於罰金最後到哪裏去了,百姓就不得而知了。
韓家崗一下子少了不少壯丁,剩下的人仍舊在家裏準備過一陣子種麥子和油菜。
梅香家裏春上積攢了不少油菜籽,雖然生意好,消耗的快,後來又有許多人家陸續送來了許多,總是沒缺過。
榮定縣背靠群山,官道路過這裏時,也隻能繞著山走,平安鎮不遠的地方,正是官道的一個拐點。
這條官道原是前朝時修建的,被棄用了這麼多年。也不知怎地,忽然又要啟用。百姓們不懂,隻知道官道一旦修好了,南來北往的客商會越來越多,平安鎮在官道拐點上,必然又要繁華起來了。
如趙老板這樣的人,已經開始摩拳擦掌大幹一番。如黃炎夏兄弟這樣的,也在思索以後如何處於不敗之地。
梅香家裏的油坊客人絡繹不絕,葉氏暫時還想不到那麼遠。家裏都快忙不過來了,她實在沒有精力再去開疆擴土了。
等早晚開始穿夾衣的時候,官道終於修好了。
葉氏等人隔天上街,漸漸發現偶爾會
有陌生人到鎮上采買吃食和草料。有一些眼睛毒的人聞風而動,鎮上的麵館忽然又多了一家。漸漸的,竟然又開了一家小飯館,隻賣一些家常飯菜,價格不貴,好吃管飽。
路過的客人可不就是想吃口熱乎的家常菜,他家生意頓時火爆了起來。
這一日,又在街上。
天陰,刮起了風,葉氏和梅香多穿了一件衣裳,倒不覺得冷。
梅香見一些陌生人牽著馬匹進了街口那家小飯館,心裏思緒不斷。
她小聲和葉氏商議,“阿娘,新開的這家飯館和那幾家麵館,每日需要不少東西呢。米、菜、油,這幾樣,咱們家都有富餘的。與其等到每年賣給縣裏的糧商,還不如自己想辦法處理了,省得被糧商們壓價。”
葉氏看了她一眼,“你又想作甚?”
梅香笑了,“阿娘,咱們去跟那幾家商議商議,我們可以給他們送菜送油,比市價低一些,但量要大。若能吃下這幾家,咱們以後就輕省多了。”
葉氏想了想,“送菜倒是可以,菜籽油也要送?如今餘家也不怎麼幹了,還不都是到咱們家來。”
梅香搖頭,“阿娘,咱們這獨家生意能維持多久呢?一年?兩年?要不了多久,沒有餘家,也會有旁人家來分一杯羹。您看,路過鎮上的外地人越來越多,我估計還會有別的店開門。咱們占個先,一家家談下來,以後成了老主顧,就算有人重新開油坊,咱們家也能穩如泰山。”
葉氏聽女兒這樣一說,覺得有道理,“那要如何去談呢?”
梅香見對麵的黃茂林正閑著,衝他招了招手,黃茂林立刻過來了。
梅香把想法跟他一說,黃茂林仔細想了想,重重地點頭,“嬸子,這樣倒是使得。咱們一起去,你們家送菜,我家送豆腐。能送上門,總比他們自己來買要方便些。嬸子,等以後這裏的人越來越多,怕是旁邊鎮子上的油坊和豆腐坊都會往這邊來。咱們真的趁著現在,趕緊多談下幾家,多些大主顧總是好的。咱們先去和那家飯館談,他家每日要用不少菜呢。若能談妥了,再去和剩下的麵館談。”
葉氏皺緊了眉頭,“那何時去說合適呢?”
黃茂林搓了搓手,“嬸子,你等我把豆腐賣完,咱們兩個一起去,讓梅香在這裏看著。”=杰米哒xs
葉氏本能地有些懼怕到外頭談這些事情,但形勢比人強,她如今又比較信服女兒女婿的話,隻得點頭,“好,那你先回
去,等會子咱兩個一起去。”
梅香看出了葉氏的忐忑,忙安慰她,“阿娘,你到時候隻管在一邊敲邊鼓,和店家商談的事情,交給茂林哥。到最後,茂林哥若問您的意見,您有意見隻管說,沒意見的話就點個頭,有個大人在,店家也能更放心一些。”
葉氏點了點她的額頭,“我曉得了,都聽你們的。”
梅香咧嘴笑了,“沒有阿娘,我們也談不成的。”
等黃茂林忙好了之後,立刻過
來找葉氏。梅香家的油都賣完了,就剩一些菜了。
梅香想了想,從中間撿出幾樣菜,用籃子裝好,“阿娘,不管這回成不成,您把這些菜送給他,落下個人情,以後也好說話。”
葉氏接過了,“你說的有道理,那我們先過去了,你這邊要是有事情就叫我們。”
梅香點頭,葉氏帶著黃茂林走了。
到了路口那家小飯館之後,黃茂林先找了店老板,“王大叔忙呢,生意興隆呀。”
王老板是王家坳的人,也認識黃茂林,笑著和他打招呼,“黃少東家來了,豆腐都賣完了?”
黃茂林咧嘴笑,“可不就是,今兒您去買了那麼多豆腐,托您的福,我比往常早一些賣完了。”
王老板正在忙著切菜,見黃茂林帶著韓家娘子過來,知道這二人必定有事。
他又和葉氏打了招呼,“韓娘子來了,快坐。都忙完了?晌午別回去,在我這裏吃頓便飯。”
葉氏笑著把籃子裏的菜拿出來放在旁邊的案板上,“王老板新開的店子,我也沒有什麼賀禮,這幾樣菜,給您晌午招待客人。”
王老板忙放下菜刀,“喲,韓娘子太客氣。我還說請您吃晌午飯呢,您倒先給我送菜來了。”
黃茂林趁機說道,“王大叔,您這裏每日得用不少菜呀。出去買菜也得忙活一陣子吧,還得占用個勞力。”
王老板腦袋轉了轉,忽然就明白了黃茂林的意思,“可不就是,才開張,萬事都還沒個章程,每日忙亂的很。”
葉氏不好什麼事情都退給女婿,也開口和王老板商議,“王老板,您曉得我家裏一直在這裏賣菜賣油。我看您生意這樣好,就想與您商議。我以後每個集給您送些菜,比市價便宜一些,您這裏的菜都包給我可行?另外,您用的菜籽油,我也可以成桶地賣給您。我女婿家裏的豆腐就更不用說了,您這裏每日都少不了的。我們是誠心來的,您若有意願,咱們可以仔細商議商議。”
王老板嗬嗬笑了,“韓娘子說的不無道理,隻是,我這裏要的種類多,您家裏什麼菜都有不成?”
葉氏想了想,“王老板,旁的不說,凡是平安鎮有的菜品,我家裏定然是都有的。您隻管放心,就算我沒有,我從別人家進,也保證不會多問您要錢。鎮上的馮家和汪家,這一年多以來,每個集都是我給她們送菜,從來沒爭過一句嘴。不是我自誇,我家的菜,論品相論價格,在這幾條街上,都能算得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