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光陰轉動如參商(2 / 3)

黃茂林處理完了平安鎮的事情,火速返回縣城。

水玉坊那邊就不一樣了,黃茂林暫時交給小柱管,每個月給他分了不少錢,但並沒有完全交給他。

至於油坊那裏,黃茂林直接甩給了韓明輝兄弟,連協議都沒簽。韓明輝給黃茂林送銀子,黃茂林把銀子一分為二,自己留一半,送給葉氏一半。

葉氏也不拒絕,油坊對於她來說意義深厚。這些錢如今在她這裏不算個什麼,但因為出自油坊,葉氏總覺得好像韓敬平還活著似的。

處理完了外頭的產業,黃茂林把更多的時間都放到了家裏。

慧哥兒要參加縣試,黃茂林忽然變得異常緊張,仿佛要考試的人是他自己似的。

一天,黃茂林又愁的在屋裏轉圈,梅香笑話他,“幹脆你去考算了。”

黃茂林也不知道自己為何這樣緊張,“兒子考試,我也幫不上忙,隻能幹著急。”

梅香又勸慰他,“天下父母心,大多不過如此。但我們著急也沒用,還是得靠他自己。你若真急,明兒給他準備考籃的事情交給你算了。”

黃茂林坐到梅香身邊,“我哪裏會這個,你帶著我一起做吧。”

梅香果真帶著黃茂林一起給兒子準備考試的東西,筆墨紙硯,衣裳鞋襪,一樣都不能錯。

不光慧哥兒要考試,長俊更是早就到了考試的年紀。

剛過完年沒多久,李先生忽然向葉氏請辭。

葉氏大驚,“先生如何說要走的話?長俊要考試,我著人送他回去,不是說報名的事情家裏都已經預備妥當了,如何先生還要自己回去?考場那邊都是男人,先生去了也不便。”

李先生笑著看向葉氏,“這些年承蒙太太厚愛,收留我們母子,長俊得韓二爺教導,我也有兩個好學生,一年還能賺不少束脩。這幾年的日子,是我這輩子最平和的。但千裏搭長棚,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與太太的緣分,怕是也到了,故而來向太太辭行。”

葉氏有些擔憂,“先生此去,可有去處?有無外人欺辱?先生一個人帶著孩子不容易。”

李先生搖頭,“多謝太太關心,不瞞太太,我原也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父親做過三品侍郎。先夫早逝,我帶著孩子在夫家守寡。後來娘家敗落,族中有黑心豺狼意欲謀害我們母子,我才帶著孩子出來了。我兄弟今年起複,做了六品道台,我也有靠山了。長俊今年十五,我們該回去了,他不光要考試,還要說親事呢。”

葉氏這才放心,“恭喜先生,守得雲開見日出。等長俊有了功名,再娶個賢良的兒媳婦,先生的好日子就來了。”

李先生笑眯眯的看向葉氏,“可不就是,我跟太太一樣,都是先苦後甜。”

葉氏憐憫她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送了厚厚的儀程。

聽說李先生要走,青蓮頓時驚呆了。

她哭著跑回家跟梅香哭訴,“阿娘,李先生要走了,我怎麼辦?”

梅香把女兒摟在懷裏安慰,“李先生本就不是榮定縣人,長俊要科舉,早晚他們都要走的。你反過來想一想,能得李先生教導這麼多年,也是你們師徒之間的緣分。不管李先生去了哪裏,你們的師徒名分一輩子都在。若是來日還能再見,再續這情分。你看看小柱,當日一別,我與你阿爹還以為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現在不又是天天見麵。”

青蓮擦了擦眼淚,“阿娘,您替我買些好料子,我給先生和長俊哥做一身衣裳。”

梅香點頭,“你放心,阿娘年前還剩下一些好料子,等會子開了箱子你自己去挑,想要什麼樣的都行。”

青蓮點頭,“多謝阿娘。”說完,她又哭了起來。李先生於青蓮來說,如同半母,教導她學識和許多為人處事的規矩。長俊也是一樣,經常陪她一起讀書寫字,還跟她一起到花園裏摘花,比慧哥兒還照顧她。㊣ωWW.メ伍2⓪メS.С○м҈

梅香和李先生各有千秋,二人教導青蓮的地方也不一樣,卻恰好能互補。

這些年相處下來,李先生的風趣和善,長俊溫和有耐性,母子二人早就贏得了青蓮的心。忽然說要走,十一歲的青蓮頓時有些受不住。

不光青蓮難過,慧哥兒心裏也不大舒坦。這幾年間,他和長俊整日同進同出,一起讀書一起玩耍。他時常去舅舅家和長俊睡在一起,長俊也時長來黃家和慧哥兒同吃同睡。

忽然間長俊要走,且這一走山高水遠,還不知此生能不能再見。慧哥兒頓時覺得茶飯不香,眼見著要考試,黃茂林和梅香憂心不已。

李先生豁達,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情分都是有限的,如今到了該分開的時候,她並沒有太多傷感。

但李先生雖然表麵上風輕雲淡,其實心細如發。從她說出要走的那一天開始,她就發現兒子的不對勁。

李先生親自勸慰兒子,“長俊,你是不是舍不得這裏?”

長俊抬眼看向李先生,“阿娘,咱們在這裏住了這麼多年,兒子舍不得也是常理。”

李先生不錯眼的盯著兒子,“你舍不得韓家?舍不得慧哥兒?”

長俊低下了頭,“都有。”

李先生眯起了眼睛,忽然間發問,“還是說,你舍不得青蓮?”

長俊忽然像被針刺了屁股一樣,一下子跳了起來,連忙擺手,“沒有沒有,阿娘不要亂說。”

李先生何等精明,兒子的那些小心思哪裏能瞞得過她,“你老實說,到底是有還是沒有?你要說有,我就另行安排,你要說沒有,那咱們就早些走。”

長俊呆住了,怯怯的看了李先生一眼,“阿娘有什麼安排?”

李先生撲哧笑了,“我的安排就是帶著你走快些,身上沒有功名,你狗屁不算,我拿什麼去提親。”

長俊忽然間變得結結巴巴,“提,提親?”

李先生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你都十五了,難道不該給你說媳婦?還是說你想打光棍?你要是想打光棍那就算了,反正又不是我有兒子養老送終了。”

長俊頓時雙臉通紅,“阿娘真是的,打趣兒子作甚。”

李先生喝了口茶,“你倒是說有還是沒有?”

長俊又坐下了,雙手不停的撥弄著衣擺,“阿娘,青蓮還小呢。”

李先生笑罵他,“呸,你還知道她小。我就奇怪了,她整日和清溪形影不離,你眼裏怎麼就看不見清溪?按理說清溪還大一些,不是應該和你更說得來。”

長俊扭了扭手指頭,“阿娘,黃家叔父和嬸子關係特別好。”

李先生忽然就懂了,兒子自小沒了親爹,忽然間見到這樣和睦隨性的一家子,心生癡戀。怪不得他喜歡往黃家去,怕是喜歡那種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氛圍。

清溪的父母雖然關係也好,但韓縣丞夫婦二人之間有時候禮儀較多,比不上黃家夫婦之間那種毫無拘束的相處之道。

李先生心裏有些發酸,摸了摸比自己還高的兒子的頭,“你要是真喜歡,等你今年考完了試,要是能有所斬獲,阿娘再回來給你提親,好不好?”

長俊又抬頭看向李先生,“不知黃家叔父和嬸子是什麼意見。”

李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不要想那麼多,明兒你去黃家辭行,有什麼想送的東西就趕緊送了,後頭的事情暫時先不提。”

轉天,長俊按照李先生的意思,買了份厚禮去了黃家。

那禮品頗是豐厚,留給黃茂林的酒,給梅香和泰和的點心,送給慧哥兒的是一本書,給青蓮的是兩張帕子和一些彩色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