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落葉歸鄉間小住(1 / 3)

梅香五十多歲的時候,回了平安鎮。當時,慧哥兒已經到外地做知府去了,泰和也中了武進士,在軍中做了個小官。

慧哥兒讓父母跟著一起去,梅香想著自己去了隻會給孩子們添麻煩,趁著現在自己還能動,她想過自己的日子。

黃茂林隨著她,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告別了省城裏的親友們後,梅香和黃茂林坐著車,慢悠悠回了榮定縣。

夫妻二人先在縣城住了一陣子。

二十多年已過,物是人非。家裏的豆腐坊早就轉讓出去了,如今是小柱的兒子在打理,黃家隻拿三成的幹股。榮定縣的兩處田莊都賣了,黃茂林後來在省城置辦了更多的產業,分給了兩個兒子。

張縣尉已經去世了,常老爺夫婦也沒了。韓敬博後來科舉受挫,沒有再去考進士,如今年紀大了,學堂也轉給了族中出息的子弟。韓家學堂在榮定縣非常有名氣,因為學堂裏的先生都是舉人出身。m.X520xs.Com

蘭香隨著丈夫到外地去了,常家老二在府城任職。細月和貴仁也老了,貴仁再也看不出年輕時的美男子模樣。前幾年,黃茂林說要給他們夫妻二人放良。

貴仁和細月求了黃茂林夫婦,讓主子把家裏的孩子放了良籍,自己兩口子仍舊服侍老太爺和老太太。梅香也沒勉強,如今細月每日都伴在她身邊,貴仁幫著打理黃茂林外麵出行的事宜。

梅香在榮定縣已經找不到幾個相熟的人了,街坊裏麵,倒是有一些老太太還認識她。如隔壁劉老太太,當初帶著孩子上門告狀的鄒老太太,還有韓明尚的屋裏人。

在榮定縣住了一陣子之後,梅香覺得沒趣。年紀越大,她越懷念年輕的時候。

她又和黃茂林撒嬌,“茂林哥,我想回平安鎮。”

黃茂林正給梅香梳頭,“那我們明兒就回去。”

老兩口越發任性,說走就走。

騾車晃悠悠到了平安鎮,鎮上的宅子裏一直有仆人。兩口子靜悄悄的到了,才安頓好,黃茂源拎著一壇子酒來了,“大哥回來怎麼不給我送個信。”

黃茂林看著頭發都白了的弟弟,拉著他坐下,“我又不是客人,送什麼信。阿娘好不好?”

黃茂源先給梅香行個禮,再坐下,“阿娘還好,有靈智照顧著呢。”這靈智就是黃茂源的小兒子,取個這樣的名兒,想給他開開智。但這孩子智慧沒開,倒是越發善良孝順。

黃炎夏去世時,他認認真真守了三年孝。如今楊氏病了,他又在床前仔細照顧。楊氏最喜歡這個小孫子,又可憐他不大機靈,隻能守著一些田產過日子,準備多給他留一些私房。

黃茂源問黃茂林,“大哥在省城不是好好的,怎麼又回來了。”

黃茂林摸了摸胡須,“落葉歸根,我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一直在外頭飄著。”

梅香帶著細月,提著籃子去上街。初夏時刻,菜園裏的菜都起來了。主仆二人買了兩把菜薹和一把鮮嫩的缸豆,還挑了幾根脆嫩的小黃瓜,打了一塊豆腐,又買了一條魚,稱了一斤肉。

有人認出了她,“這不是黃家老夫人?”

兒子做了官,梅香身上有誥命,她又上無公婆,就成了老夫人。

那些小販們紛紛和她打招呼,梅香買過了菜之後都會多給幾文錢。

買的菜夠中午吃了,主仆二人又回來了。

細月擇菜,梅香淘米。等菜擇好了,細月燒火,梅香掌灶。主仆二人配合有度,仿佛跟四十年前一模一樣。

家裏別的下人在一邊急得打轉,老夫人這些日子也不知道怎麼了,整日要親自下廚,家裏的廚娘總擔心自己無用武之地。

梅香把她們打發走,“我就做我們自己吃的,你前院做飯給外頭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