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死後,四個孩子扶棺,一路舉哀到了榮定縣。
榮定縣縣令親自至官道口迎接,明朗與他打過招呼之後,沒有停留,繼續往前走,從平安鎮的官道口進入,一路沿著大路,到了韓家崗。縣令非要一路相送,韓家人也隨他便。
韓敬傑早就把韓家老宅還給明朗了,當然,明朗給了他更多的銀子。時移事易,當初賣宅子是無奈之舉,如今他收宅子,誰也沒有二話了。
韓敬傑夫婦早就去世了,這幾年,家裏的老宅子有下人打理,韓敬傑的幾個兒子也時常會來看看。
韓敬堂也去世了,如今的族長是他的長子,年紀也有五十多歲了。
前幾日他收到消息後,立刻帶著闔族子弟忙碌了起來。整理宅子、布置靈堂、購買香燭紙炮和做孝衣的白布,給各路親朋也報了喪。
棺木離著韓家崗還有二裏路遠呢,族裏後輩們全部出來迎接。
喪事班子又吹打了起來,葉氏如今在整個韓氏家族是年紀最大的了,她身份又貴重,除了幾個輩份比她長的年輕叔父輩,其餘男女都集體哭了起來。
明朗和韓敬堂的兒子打過招呼,繼續帶著棺木往家裏去。
好在這是冬天,從京城一路走來,越來越冷。這會子正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棺木又是上等木材,故而沒有漏出一絲的異味。WwWx520xs.com
進了家門後,族中年輕子弟們一起,把棺木抬進了堂屋,明朗和明盛帶著兒子孫子們隻管跪在棺木之前,裏外的事情都由族長夫婦在打理。家裏的管事早就給了足足的銀子,要求他二人務必把喪失辦得體麵。
韓太夫人的棺木回來了,縣城中各家富貴人家都來吊喪。
梅香已經六十七歲了,她一路跟著回來,雖然坐車,也有些疲憊。好在她身子骨好,歇一歇就好了。
但其餘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如明朗,隻比梅香小了兩歲,又是文人,這些年天南海北到處遊宦,身心疲憊,這回歸鄉走的急,一回來就病了。
登哥兒強行要求父親臥床,明朗不肯,他隻能帶著兒子孫子跪地懇求,“阿爹,阿奶才去,阿爹若是傷了身子骨,阿奶如何放心。阿爹,兒子沒了阿奶,還請阿爹保重自己。”
明朗是長子,堅持要在老宅再守三天靈。
登哥兒沒辦法,去求姑媽。
梅香也去勸弟弟,“你別死強著了,讓孩子們擔心。阿娘又不是那等一味講規矩的人,你如今是家裏的主心骨,若是連你也倒下了,外頭人要說阿娘不體恤兒孫了。快去,再不去我打你了。”
明盛也勸兄長,“大哥不要死板,聽姐姐的話。我也累的走不動了,你不去歇著,我怎麼好意思去。”
六十一歲的明盛性子還是這麼開朗,他看的透,老母親都八十多了,歡歡喜喜的走,他們兄弟應該歡歡喜喜的送。若是為了給老母親送葬把自己身子弄壞了,人家還要說老母親命硬,臨死還要折騰兒孫。
明朗雖然做了高官,但在姐姐麵前,仍舊如舊時一樣,一點架子沒有。
姐姐這樣說,他隻得起身回房歇著。兄弟姐妹四個年級都大了,連帶黃茂林等人也不年輕,千裏奔波而回,都去了半條命。剩下的事情,交給兒孫們去辦吧。
葉氏在家裏又停了十幾天,最後挑了個好日子好時辰,兒孫們一起把她送到墳山上,和韓敬平合葬。
夫妻二人的墳頭非常大,比老祖宗的也不差了。而且,葉氏的墓碑上還有禮部規定的誥命銘文,這東西平常百姓也不許往墓碑上寫的。
韓敬平去世那年,葉氏二十九歲,今年八十四歲,時隔五十五年,夫妻二人再次團聚。
兄弟姐妹四個在墳前痛哭了一場,算是把老母親送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