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式多種多樣,儲蓄、股票、黃金、債券、外彙、期貨、保險等,這些五花八門的理財方式雖說在一定意義上滿足了人們對理財的需求,卻又讓人們眼花繚亂,無從下手。
擦亮你的雙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保險的理財。
儲蓄:積累投資本錢的源泉
投資的前提是有錢投資,而儲蓄就是積累投資本錢的源泉。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並沒有對儲蓄有深刻的認識,覺得合理的儲蓄並沒有那麼重要。很多人不喜歡儲蓄的理由也有很多:有的人認為自己雖然現在沒有錢,但以後可以賺到很多錢,所以現在不用儲蓄;有的人認為人生活就應該消費,沒有必要把錢放在銀行;還有的人消極地看待儲蓄,覺得儲蓄不但沒有增加財富積累,更有可能降低貨幣本身的價值。
事實上儲蓄是投資最根本的一個條件和基礎,尤其是對於一個有著固定收入的人來說。儲蓄可以讓你的生活和花銷更具有規律性,不至於讓你沒有計劃而最後陷入困境。要想成功投資,就必須先學會合理的儲蓄。
首先,單單靠收入是不能致富的,而儲蓄就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有些人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現在的收入太少沒必要儲蓄,等以後收入增加了再去儲蓄。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品質是隨著收入的提高同步提高的。你手裏的錢越多,你的消費觀也會提升,不會還停留在原先的階段。不懂儲蓄的人,即使收入很高,但花得也不少,也很難擁有一筆屬於自己的財富。
其次,儲蓄的實質就是自己給自己留下儲備資金,並且還是一種增長的資金。儲蓄和消費之間度的把握很大程度上決定你是否能積累財富。要知道賺錢是為了今天的生存,而儲蓄卻是為了明天的生活和以後的創業打基礎。
其實,一次兩次的儲蓄很簡單,關鍵是做到持之以恒,我們不需要拿出太多的錢用來儲蓄,但是關鍵是要有計劃,能一定時期就去儲蓄一部分錢,從而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建立合理的儲蓄規劃。那麼,對於一個普通收入的人來說,該如何建立合理的儲蓄規劃呢?
1.很多人的儲蓄習慣是:儲蓄=收入-支出。但是支出總是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往往會導致儲蓄結果與預想的情況背道而馳。對於這樣的人而言,應當換一種思維方式,把支出的減少作為儲蓄增加的重點,即把算式換作:支出越收入-儲蓄,換作這種方法,你的儲蓄結果與預想也就慢慢相符起來。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消費,存錢相對來說有很大的強迫性。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可以強迫自己存錢,幫助你一點點地樹立良好的儲蓄觀念。
(1)製訂一個短期和一個長期計劃。比如為了以後換更大的房子,為以後自己的孩子投入等,總之,把目標寫下來,而且能經常看到,提醒你時常想起你的目標,增加你存錢的動力。
(2)規定一個固定的儲蓄計劃。既然每個人都喜歡消費,而很多人又消費無度,以致最後沒有錢去儲蓄,要想有效遏製自己花不必要的錢的衝動,就必須將手中富餘的現金存成定期,隻留夠基本的生活費用就可以了。
(3)選擇一種或幾種適合你的投資方式是很重要的,盡早還清你的銀行貸款,盡早投資。當然,如果投資成本能高過貸款利息就另當別論了。
(4)為自己再開立一個新的存款賬戶,定期從你的工資卡(或錢包)中取出10元、20元或是50元的小錢存入你新開立的存款賬戶中,慢慢養成這樣的儲蓄習慣,然後慢慢增加金額。
2.選擇何種儲蓄方式也很重要。相比起活期存款來說,開放式基金、定期存款這些儲蓄方式都可以作為儲蓄方式。開放式基金可幫你培養投資意識,定期儲蓄相比起活期存款的易支取性來說,取現金相對麻煩些,可以幫你戒除支取的隨意性。
總而言之,學會儲蓄,並有自己合理的儲蓄規劃是積累財富的良好開端。希望每一個人都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
炒股,心態很重要
我們知道,投資並不單單隻有一種兩種,炒股對於投資者來說就不失為一個好的機會,但是怎樣去了解每個上市公司,又怎樣去了解每支股票,確實需要一定的研究,不能盲目跟風。
進入股市前就要有個良好的心態,最好長期打算,不能總是幻想一夜暴富。為了不讓你成為股市宿命輸家,“今天沒賺,永遠還有明天”的觀念和心態很重要。
不要因為一次的錯過而一直悔恨,也不要因為一次的得利而忘乎所以。依據經驗,很少進入股市的人是賺了一次或賠了一次錢就永遠退出的,所以沉得住氣才是最重要的。許多操作股票失利的人,通常都是漲時追高、跌時停損賣低,或融資操作斷頭出現。為何散戶永遠被譏為“追高殺低”的一群。這與他們自身的狹隘心態是有很大關係的。他們永遠是在錯過買點時自怨自艾,而忍不住追高,寄望能賺上一支漲停板,往往成為漲勢末端最後一隻被套牢的白老鼠。而被套牢後,又害怕越跌越低,到最後認賠出場。
心理學家認為,由於人的性格、能力、興趣愛好等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所以並非人人都能投入“風險莫測”的股市中去的。據研究,以下幾種性格的人不宜炒股。
1.援環型性格。表現為情緒自控能力差,極易受環境的影響,總愛大起大落。盈利時興高采烈,忘乎所以,不知風險將至,輸錢時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2.援偏激性格。表現為強烈的個人主義,自我評價過高,剛愎自用,在買進股票時常堅信自己的判斷,聽不進任何忠告,當遇到挫折或失敗時,則又去埋怨別人。
3.援無獨立性格。表現為缺乏自信,無主見,遇事優柔寡斷,總是跟風。進入股市,則為盲目跟進跟出。往往選好的股號改來改去而與好股擦肩而過,後悔不迭。
4.援追求完美性格。即目標過高,稍有不足,即耿耿於懷,自怨自責,其表現為隨意性、投機性、賭注性等方麵多頭全麵出擊,但機緣巧合的機會畢竟少,於是不能釋懷。
以上列舉的性格上多帶有缺陷,不易進入股市。因為麵對股市的跌宕起伏,這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失衡。因此,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並學會控製情緒。進入股市一定有賺有賠,如果你無法控製賺賠情緒,那請你“立即退出股市”!
股市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有過股票跌落的遭遇。因為我們的判斷和市場的運作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通常處於市場的複雜環境之下,萬一被套住,大多數人還是采取守倉之策,即使守住不動也總會有解套之日的。但是,時間過長的話也就違背了投資股票的初衷。因此,守倉是一策,但不是上策。
其實股票炒作成敗往往就在於心態的調整。炒股就是炒心態,其實股票成功者往往僅是抓住了大多數股民忽視的那麼一兩次機會。而通常機遇的獲取,關鍵就在於投資者是否能夠在投資道路上進行果斷的取舍。足以可見,炒股的心態有多麼重要。學會舍棄,有的時候要比學會技術分析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要善於化解心中之結。
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選擇,是人生一直伴隨的必修課,怎樣選擇?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在當今看來變得越發重要起來。
市場上的基金種類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經營風格,即使同類型的基金,其投資對象、投資策略也不盡相同。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品種時,一定要進行分析和慎重選擇。具體來說,可根據以下三大點確定投資目標是否適合自己。
1.根據投資期限選擇基金品種
(1)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是指投資期限為5年以上的投資,包括保本基金和股票型基金,這類是風險係數比較大的產品。長期投資的好處是可以有效防止短期波動帶來的風險,獲得長期增值的機會,預期收益率也會比較高。保本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回報保證,不過不到期限就不能保本,因此適合長期投資。
(2)短期投資
如果投資者想要做投資期限在兩年以內的短期投資,那麼投資的重點就應放在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型基金等這些收益比較穩定而且風險又低的基金產品上。尤其是貨幣基金,它流動性跟活期存款差不多。貨幣基金不收取申購、贖回的費用,而且投資者在急需用錢的時候還可以將其贖回變成現金,等有了閑置資金時又可以隨時申購,因此,貨幣基金是短期投資者投資的最佳首選。
(3)中期投資
中期投資投資期限為2~5年,包括一些收益比較穩定的債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以獲得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入。但是,進行中期投資時買進、賣出環節都必須交納手續費,因此投資者一定要事先算好收益成本。
2.根據風險和收益選擇基金品種
從基金的風險角度看,不同基金會給投資者帶來不同的風險影響,其中,按其風險程度排列如下:
(1)貨幣市場基金和保本基金風險最小;
(2)債券基金的風險居中;
(3)股票基金風險最高。
不同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一樣,下麵我們給投資者推薦一些不同程度風險的基金。
(1)債券基金
這種基金適合於那些風險承受能力稍強的投資者。這類基金的性質跟儲蓄比較類似,可以作為儲蓄的替代品種供投資者選擇。
(2)貨幣市場基金
這種基金適合於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對於投資資金主要以收入為來源的投資者來說,最好選擇貨幣市場基金。
(3)股票基金
這種基金適合於那些風險承受能力很強的投資者。
3.根據自己的年齡特點選擇基金品種
(1)青年時期
年輕人在這時候都處於事業剛剛起步階段,資金不是很多,可以選擇那些投資期限相對長一些的基金品種,如,股票型基金或者平衡型基金都是很好的選擇。年輕人雖然經濟能力不是很強,沒有太多的錢,但卻沒有家庭或子女帶來的負擔,收入大於支出的情況比較多,因此風險承受能力較高。
(2)中年時期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比較重,風險承受能力就降低到了中等水平。因此,最好能將投資風險分散化,嚐試多種基金組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