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存在於世間,隻從自身角度看問題,是看不清楚的,不明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迷失自我。隻有站在超越自我的角度,最終或許可能有所小成。如果你所屬的行業能推動世界某一部分良性運轉的時候,你和你所從事的行業就有意義。有些人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名人,是因為他所做的是普澤萬物的事業。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歡和敬仰?因為他所感念的是眾生的痛苦與歡樂。

當一個人有知見、貪執、掛礙時,身心就會被各種各樣的繩子綁住,沒辦法放開手腳,不能用更高遠的思維去經營人生。

當我們把原本主客對立的“自我”修成“真我”時,就不會把我與他人對立起來,把此一事物與彼一事物對立起來,也就能夠達到“心物不二”的境界,做到“無心”、“無念”了。

我所說的“無心”、“無念”絕不是悲觀鬱悒的,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豁達。心境開闊了,就不會再去計較一些本來很微末的東西,不會再為一己的名利而與人爭執。這時候的心是寧靜的,因而是廣闊的。

“我”與“眾生”無二,所以普度眾生與自我的修行實際上也就是同一件事情了。許多先哲偉人,具有這樣的胸襟,所以他們就會成就一代青史。孔子視富貴如浮雲,莊子寧可老死於荒野而不求位於廟堂,他們內心飽滿,參透了“真我”的意義。

地藏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好人要度,壞人也要度,這就是佛教的慈悲。“為人民服務”的人,心中必有大我。如果自己存在的使命就是為所有人服務的,你想不成功都難;當你把別人的夢想都實現的時候,你自己的夢想也就實現了,

計較自己得到多少,那是小聰明,不是智慧。如果我們做每件事都想著自己得到多少利益,腳步就邁不開,打不開格局,不能用高遠的境界去經營自己的人生。所以要學會把心打開,打開一米有一米的寬度,打開一丈就有一丈的高度,給你多大的平台你就能成就多輝煌的人生,這都是由自己的心量決定的。自我設定就等於是自我局限,自己應當反思,在我內心當中還有多少私欲在作祟。當你以一輛名車、一座豪宅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時,即使你最終得到了這些東西,內心也不會得到滿足。

越是不能安住,越是不安,就越是想要變化,這就是“異”(佛教心法:“生、住、異、滅”);殊不知“異”的下一步必然會“滅”的。不具大胸懷的人,不具安住的能力,他生不知為何而活,死不知何路可歸,最後隻能淪為外物的奴隸。在尋找小我的同時迷失了大我,這是非常可怕的。

佛教講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施者不求回報,受者不生妄想,施物視為空無,以此達到清淨的境界。今天布施了,就在此刻放下,不要感覺自己做了什麼好事。今天幫助了誰,明天就盼望著要回報,這不叫布施。有這種心態的人格局就很小,而格局會決定你的人生。

“打開心量,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

要把我們的心打開到沒有邊界,像虛空一樣,這樣,自我設定的局限就放開了。因為最大的障礙不是別人,也不是這個社會,而是自己的我見、我執。

不管什麼事,都要學會去麵對,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

賢宗法師的的正見

1、大事情、大方向要非常清晰,小事情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不管你做什麼,擔任什麼職務,都要有大格局、大方向,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處在什麼位置。大家要思考我過去做了什麼?現在處於什麼位置?未來要往哪裏走?如果連自己的定位都不知道、不明白的時候,就不知道往哪裏走。

2、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佛教裏有“四攝法”, 指修菩薩行者度人的四種方法。攝即攝受,意思是菩薩想要化導眾生,必須以此四法攝受,使其依附,然後導歸大乘正道。

四攝法中有一攝受是“同事”, 指菩薩以法眼明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做出與眾生所求相同的樣子,給眾生想要的東西,使其各沾利益,因此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到真理。

這就像孔子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不能麵對的就不要讓別人去麵對,將心比心才會使別人接受。用同事心、同理心,同情心去麵對身邊的人,我把這件事情交給他,他為什麼做不好?找出那個為什麼,然後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不是讓他一個人承擔,而是你跟他一起來完成,你要給他一個引導,他就能樂意地去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