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業、釀酒業、歌舞妓院、毒品業等,佛教認為都不是正業。所謂正業,就是正確的行為,要符合佛陀的教導,而殺生、偷盜、邪淫等都是惡行。所從事的行業要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他人,能推動社會積極向上發展。這樣的行業才是正業。
一個行業或一個企業能數百年持續發展下來,肯定是因為它能不斷地有利於社會,所以才會立於不敗之地。相反,有的行業對環境、對社會有害,那麼它就是夕陽企業。你看品牌老店往往是藥店,要麼是出版社,這就是因為它們都能長久有利於社會和大眾。
佛教要求我們選擇的行業,一定要符合正道,一定要有利於社會,這樣就會真正利益自己並利益別人。
人我和同的銷售之道
在進行關於銷售之道的分享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一說佛教何以可以言商。眾所周知,出家人要修行的正果自然是要六根清淨的,那麼追求六根清淨的修行與言商、言世是不是衝突的呢?
其實在佛教看來,隻要是正業,都是敬重而且圓融的。因為佛教從來不是獨立存在於這個世間的,要弘法利生,一無農民種地,二無工人織布,三無商人促進社會的發展,試問我們如何立身?如何修行?如何弘法?那麼既然我們接受四眾的供養,就應該用善知識來回報四眾,大家有生活、工作、學習、婚姻中的困惑或問題,當然可以與我們互動。正是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弘法的事業,佛教也才得以生生不息,綿延至今。
佛陀曾經接納迦陵長者與頻婆娑羅王共建的竹林精舍以及須達多與祇陀供養的祇樹給孤獨園作為弘法的道場。在竹林精舍中,佛陀宣說“布施”之義,收得舍利弗、目犍連等重要弟子;而在祇園精舍中,佛陀更是廣說佛法。佛涅槃後,他的弟子還聚集於此,集結佛經多部。由此可見,佛商淵源有自,從不是以分裂或抗衡的關係相處的。
既然是這樣,那麼今天我們從佛教的理念來談銷售之道,也是可取的。
《逐步銷售》這本書的作者,曾經來我們寺院。我跟他溝通過幾次,當時作者的初步想法是想在書中闡述如何銷售,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讓人成交等實用技巧,這誠然是非常有益的做法。但是我跟他講,如果你想讓這本書得到其它行業的認可,甚至連哲學家、文學家看了也有啟發,那僅僅停留在“術”的層麵還是不夠,應該要提升到“道”的層麵來分析。
你們可能要問了,所謂的“道”又是什麼呢?在最高的意義上,道當然是形而上的,但是沉降到人生的層麵上,“道”就是規律,就是“德”。我們做銷售的時候,有沒有符合人性的規律呢?有沒有符合道德律令呢?這才是我們應該在更高的層麵上思考的問題。
我曾經給安利講過課,那一次我分享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點。銷售以前,首先要問一問自己對這個產品有沒有使用過,自己對這些產品的性能了解多少。如果這個產品是對你有益,然後再由己及人,給別人送去福音,這樣就自然會有許多的回頭客了。
理想的銷售應該是長期的,應該是不斷輻射的。但是在實踐中,多少人就是在做一次性的銷售呢?多少人在銷售中,總是不遺餘力地賣了一件產品就再也賣不出第二件呢?為什麼現在銷售培訓那麼火爆?從業人員既然需要被培訓,就說明他們在實踐中還是產生了諸多問題,因此才有培訓的訴求。
在銷售業中,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自己所做的產品呢?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銷售的產品,那怎麼能夠做到多次銷售甚至累積型的銷售呢?
在最高的銷售境界中,銷售者應當與銷售物之間形成一種“對話”關係的,甚至兩者應該是混融的。產品在銷售者的生命之中具有至深的意義,銷售者才能自然地將產品推介給更多的人,而產品的使用者又會成為產品的二次、三次推介者,使產品深入到家家戶戶的生活之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來到香海禪寺,看見這裏朱樓錯落,道路暢達,水流依依,諸佛莊嚴相好,仿佛從來便是這樣。殊不知當我剛來到這裏的時候,隻有一個殘破的殿堂,此外盡是荒蕪,斷垣殘瓦,狼藉一片。有人會疑惑:你們又沒有銷售,除了政府的扶持,是從哪裏得來的捐款造起今天的寺院呢?其實,我們隻是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斷地把愛與我們的理念傳播給每一個來到這裏的人。不論是誰來到香海,我們都會想著如何去為他服務,能從思想上去關懷他,或者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為他做一些事情。
當你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奉獻和付出上,雖然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我在付出、給予、布施,但到最後往往得到果報和福澤的也正是自己。這不是一種權謀,教你怎樣去獲得,而是要學會付出,心地一塵不染地付出。至於果報,那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強求如此,不強求也是如此。
如果總在種地的時候拚命想著要收獲多少莊稼,那精神就不能集中在耕耘上,最後收獲的,就自然是非常少的糧食了。
除夕之夜,我收到了幾百條祝賀新年的短信,但是在這幾百條的短信當中,真正能讓我好好看下去的卻不超過十條。可以說,如果這也是一種自我銷售的話,那麼隻有百分之一的人成功了。你在發這個祝福短信之前,先要想一想自己的手機裏存的都是什麼樣的短信,刪掉的又是什麼樣的短信,那些寫著新年快樂、恭喜發財、日進鬥金什麼的,是不是很快就被刪掉了呢?為什麼刪掉這些?因為這種問候沒有任何價值。一不能教人開懷,二不能教人義理,三不能給人溫暖,那留著它們有什麼用呢?
從這裏就可以解讀到一個關於銷售的基本規律。就是以客戶之需求為出發點,如果客戶求的是魚,你不往水裏去尋找,反而爬上樹去,那你說這樣的銷售能成功嗎?
在此基礎上,你給客戶怎樣的第一印象,可以說就是“術”的問題了。鬧市中每條街上都有那麼多的店鋪,如何把行人的眼神吸引到你這個店裏,這是你要下功夫做的;你跟客戶打電話的時候第一句話怎麼說,用什麼樣的語調,也是值得研究的。你必須先要了解你的客戶,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在什麼時間段心情比較好,他們能夠接受怎樣的話語方式等等。
很多人認為銷售很難,那隻不過是你還沒有把握好要點,不得要領而已。很多人印宣傳品,往往喜歡非常詳實地印上這是某某公司什麼產品,放上照片,還要加上很多專家的宣傳詞,印上很厚一本,又找很多人去發,但結果往往收效甚微。這是為什麼呢?你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想一想,當你那麼熱切、那麼急迫地去宣傳一樣產品時,說明了什麼呢?隻能說明這個東西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好,所以才要不惜重金去宣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