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評獎,我跟評獎總是無緣。雖然對自己有一點懷疑,但是我覺得人們主要還是忌妒。這裏麵有幾個因素:一是我已經有了太多的“名”,別人不想再多給我了;二是我已經有了太多的錢,別人覺得我反正不需要;三是大家都覺得做學問應當是件苦事,如果你做得不苦,別人看你的書看不出苦來,就不如苦的、枯燥的得分。想到這裏,心中釋然。
有個九十多歲的人大概是覺得自己不久於人世,於是就他的活得相當長的一生的經驗寫了一些人生感悟,對我有幫助。例如:
“別拿自己的人生和他人做比較,你根本不清楚他們的人生是怎麼一回事。”(每個人最終隻能過自己的生活,不管你覺得別人的人生比你好還是比你壞,反正你並不能真正知道別人的生活。再說,總有人活得比你成功,比你滋潤,總愛比較,徒增煩惱。)
“別人怎麼看你不幹你的事。”(不管別人怎麼看你,你還是你。我總是記得一個比喻:如果別人對你的看法是一麵鏡子,每個人都會被鏡子裏的形象嚇壞。我總是不大容易忽略別人的看法,因為從小比較虛榮。可是人生經曆告訴我,不能不改變這種羞澀和敏感,否則沒法往下活。記得我剛買了車不久——那時社科院還很少有私家車——姐姐突然打電話給我,說聽說我出了車禍,電話打給了我,聽說我沒事,她才放心。我想想這個傳言,真是不寒而栗,如果我撞車死了,很多人會很高興的。想到這裏,再也無法去想“別人怎麼看你”這回事,隻能用“有人忌妒證明自己比較成功”聊以自慰。)
“時間會痊愈幾乎每一件事。”(“痊愈”是不及物動詞,此話有語病。道理卻是對的。從很小我就明白這個道理了,有時覺得實在過不去了,痛不欲生了,結果就靠這句話渡過難關,活下來。)
“不要那麼認真地看待自己,沒有人會這樣看待你的。”(每個人都容易犯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其實自己沒那麼重要,跟自己有關的一切也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