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青龍圍場(1 / 3)

九月十二這一日,乃是出遊的黃道吉日。大宛皇族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宮而來,這一行駿馬雄壯矯健,別具風姿;馬車富麗堂皇,極具貴氣;其後的儀仗更是旌旗林立,烈烈生風。

出遊隊伍從皇城的西門而出,順大都的西邊道路出城直奔青龍山。

城裏的百姓獲知了皇帝和皇子公主們要出遊,都不約而同地結伴前來觀看。

早有禦林軍在前方一裏地之外的地方開道,黃沙墊道,淨水潑街。那好奇的百姓們都循規蹈矩地站在帳幔之外觀看。

上官明軒事先有話囑咐了開道的禦林軍統領,切莫因為皇家的威儀而傷了百姓,上官明軒在體恤愛民的這一點上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

“看呀,皇上的儀仗隊出來了,好氣派呀!”

“隻可惜看不見皇上的聖容呀。”

“是呀,也真是遺憾了。那馬車中坐著是公主們吧?”

“喂,你快看,那個身穿黃袍,漂亮得耀眼的應該是皇子吧?”

“是呀,我想一定是!”

“哎呀,真是賽過宋玉,氣過潘安呀!”

眾百姓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他們議論的正是華燁,此刻他正高坐在一匹駿馬之上。麵對眾人的稱讚,他隻報以謙和儒雅的笑容。這樣的笑容更是亮瞎了圍觀的所有女子們。

大宛國教化比較開放,未出閣的女子也可以拋頭露麵的。

然而華燁身後的上官名碩雖然也是長了一副極美的容貌,但眼神裏的森冷和對平民百姓的厭惡,卻讓人不寒而栗。更有一些小孩子們,冷不丁看到他如寒冰一般的目光,立刻被嚇得哭了起來。

“真是一群賤民!”上官名碩低低地斥了一句,他就想不明白了。父皇出行,為何不限製這些賤民的自由,反而任由他們在這裏觀瞧,真真氣壞了他。那小孩子的哭聲更是讓他心煩,如果手中有箭,他早就搭弓射過去了。

“殿下,要不您也做馬車吧。馬車裏寬敞,您還可小憩片刻。”身旁的鳳藻宮總管劉公公一直跟在他的身旁,此刻上前說道。

“嗯,也好。”上官名碩淡然應著,打馬往回走,路過德妃的馬車是,他不禁恨恨地瞪了一眼。重陽節後,德妃和那個華燁就一下子山雞變鳳凰飛到了他和母妃之上,這口氣他著實是咽不下去的。

“哼!且讓你們逍遙片刻吧。不日,就有你們哭的時候。”上官名碩心中暗想。

“殿下,那就是咱們淑雲宮的馬車了。”劉公公伸手往前一指。

這次娟妃的馬車一直排到了琴妃的後麵,娟妃怎會輕易咽下這口氣?往年皇上出行都是讓鳳藻宮的車馬走在最前列的,於是就將馬車的帳幔做得愈發繁瑣奪目,讓工匠將車身也加長了半尺,這樣才能顯出她鳳藻宮的非比尋常來。

“碩兒,怎麼啦?”娟妃見兒子打馬過來,便掀開車簾問道。

“哦,沒什麼母妃,孩兒隻是覺得有些累了,想坐馬車了。還有那些賤民們對著咱們指指點點的,也著實可惡。”上官名碩答道。

“可不是,真不知你父皇是怎麼想的?真該讓禦林軍統領將這群賤民統統打走!那你還是坐馬車吧,車廂裏舒服。這秋日的陽光到了正午,也是灼人得很呢。”娟妃眼中流出了慈愛之意。

這母子二人心思倒是挺吻合的,都是視百姓如草芥。

“好的,母妃。”上官名碩應了一聲,便來到自己乘坐的馬車前麵。

他們這一隊車馬的後麵是兩輛纏著水粉流蘇的馬車。那是箐暘和青萍的馬車。

再往後就是樸素的藍布轎子的馬車了,那便是各宮隨行宮女們的馬車。車下走著就是一些粗使的太監和宮女了。

上官名碩忍不住細細地看了起來,心想:“不知那個玉芷君現在哪輛車裏?”如此想著,他的唇邊就揚起了一抹輕浮的笑容。禦花園山洞中的那一幕仿佛又回到了眼前。她清香撲鼻的體香,以及白嫩柔滑的肌膚,頃刻間又將他撩撥得心猿意馬起來。

“哼,這一次,本皇子一定要將你弄到手。”上官名碩忍不住緊緊地攥起了拳頭。

“殿下,還是快上車吧。”身旁的劉公公忍不住輕聲提醒。

“嗯。”上官名碩跳下馬來,踩著一個小太監的後背,上了馬車。劉公公自是將馬牽到了一邊。

宮女們乘坐的第三輛馬車裏,便是芷君和立春她們了,綺羅宮的四個宮女同乘一輛馬車。

今年,德妃榮升四大妃之一,重獲盛寵,這才又資格隨行伴駕的。故而立春她們進宮這麼多年,也是第一回能坐著馬車將大都西邊的半個城都逛過來。

這一路上立春和萍兒從左麵的窗戶,迎春和芷君從右麵的窗戶都是將街上的景物看個不停。各色各樣的店麵,和那五顏六色的幌子讓她們目不暇接。一時覺得宮中的生活就算再舒適,也及不上這宮外生活的自由暢快。

皇城距離青龍山圍場並沒有太遠,大概走了半日,就能隱隱看到青龍山的鬱鬱蔥蔥了。

那圍場設在青龍山東麵的山腳之下,大概方圓五百裏的地方,都用粗大的木樁給圍了起來。這是皇家禦地,外人是不得私自進入的。

圍場的北側和青龍山相交接,待禦駕出行來圍場的時候,那負責圍場的管營就會吩咐專門的馴獸太監上山用特殊的方法把那些動物都趕下山來。這樣皇上和皇子們就可以盡興狩獵了。

在圍場的南麵,此刻已經紮好了了一個個的營帳,最中央的那個最大的營帳自然是皇上的,而皇上的左麵的則是皇子們的營帳,右麵就是嬪妃的營帳。而太監宮女們的則是圍場最末端的小藍布帳子。

像芷君她們這樣的近身侍候的算是宮人們高一等的,可以四人住在一頂營帳裏。還有一張大通床可以睡,而那些隨行幹粗活的宮女太監們則要十多個人擠在一頂小營帳裏,睡覺也隻能打地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