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鄉遇故人(3 / 3)

這將官也是一刀一槍掙出來的功名,很有些武功,原本在城裏,聽聞江邊水寇來襲,想要建立功勳再升個幾級,帶了一對親信士兵出城剿匪,如今卻沒來由受一個草民的侮辱,頓時麵色一沉,道:“子,你這癩子麻拐打噴嚏,好大口氣,既然給你臉麵不要,就休怪本將軍不客氣了!你姓甚名誰?從實講來!本將不殺無名之輩!”

少年把手裏鋼叉望船麵上一丟,手按寶劍,冷然道:“與你聽也不妨,爺自幼生在洞庭湖裏,姓楊,名斌,表字文武,家父不是別人,正是洞庭湖君山大聖王楊幺。你這狗官又是什麼來頭?”

這話一出,不論是吳驥才還是那個將軍都是一愣。

將官卻不答話,隻是冷笑道:“我道是誰,原來也是洞庭餘孽!好好好,拿了你,比拿了吳驥才有用得多!”當下收了弓箭,扯出雙鞭,縱馬直撲劉啟。

自古以來就有官匪不兩立之,這將官認定了洞庭湖匪首的兒子,頓時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要把劉啟拿下捉上臨安,那時候加官進爵,總好過在這地方做一個守備要強得多。他心裏一陣暗笑,心道:“這嶽飛膿包,偏教走了楊幺的兒子。如今被我撞上,和該是我發跡!這些年的菩薩神仙果然沒有白拜。”

眨眼功夫,馬匹便道,將軍覷準了,高舉雙鞭,對準了劉啟摟頭就砸,誓要靠著他換取前途無量。哪知劉啟不動聲色,就在他舉鞭的時候,忽然雙足一點,騰空而起,手中寶劍出鞘,寒芒未到,已是劍氣迫人,直逼將官。

那將官之前隻是見到他抓著吳驥才的鋼叉,到底有多少本事卻不知道,總覺得這人年紀輕輕,本事應該有限,那一句“好本領”原本也隻是捧饒話,現在一看這少年把一把寶劍抖出千萬點寒星直奔了自己而來,不料下有這般快劍,頓時大吃一驚。

好一個將官,心下固然驚駭,但是臨危不亂,眼看劍到,雙腿夾緊馬腹,身子往後一仰,平躺在了馬鞍上,就在這間不容發的一瞬避了開去,手裏雙鞭往上一磕,那是鞭重劍輕,要把這寶劍磕飛的意思。

哪知這少年劍法之上浸淫多年,深知以輕禦重之法,寶劍才與鋼鞭相交,便輕輕一按,借勢彈了起來,臨空翻了個身,長劍下擊,更是氣勢非凡。

將官不意他身手如此迅捷,早收起了大意之心,雙足一踢馬鐙,退將出來,饒是他走得快,這一劍也差點把他的命根子切掉了,他才離馬鞍就聽自己的愛馬悲鳴,劉啟寶劍鋒利,竟在無聲無息之間刺穿馬鞍,插入馬背,直沒至柄。

劉啟一看他躲過了,趁著這匹馬還沒跪地,一掌打在劍柄上,身子淩空又是一翻,棄了寶劍,手一抖,三枚金針對準了他就射。這將官眼看著對方縱躍而起,心裏才叫的一聲“不好!”手腕上一麻,慘叫一聲,“咕咚”落地,手裏鋼鞭都丟過一邊去了。

其時官軍已然與眾人大戰起來,聽得自家大人一聲慘叫,都嚇了一跳,他們都知道這將官家傳的本事十分撩,不想這麼快就敗下陣來了,心裏都有些膽寒起來。

這群權氣一泄,原本數十人與水寇打得互有損傷,難分軒輊,忽然間竟有些抵不住了。猛聽得呐喊聲起,坼地裂,長沙城內官軍如同潮水一般湧來,那些士氣已頹的先頭部隊頓時精神一振,又比之之前更加勇猛了。

劉啟飛身落地,正要一掌將這將官斃了,哪知馬蹄聲響,又有一員將官拍馬挺槍而來,口裏叫道:“呼延兄休慌,徐某來也!”彎弓搭箭,“嗖”的一箭射來。劉啟這一掌若是打實了,自己也勢必被一箭射死,不得已隻得舍了對頭,倒縱出去,就半空中從馬背上拔出寶劍,舞一團寒光將自己裹住,退回船板,叫道:“吳叔叔,官軍勢大,風緊扯呼!”

吳驥才原本有些發蒙了,這一下如同當頭棒喝,頓時醒悟過來,撿起鋼叉,一聲呼哨,帶著眾水寇且戰且走,退回自己的快艇裏,等到劉啟也退下去了。吳驥才便叫各船揚帆,順風順水疾走。

後麵來的那徐姓將官救下了同僚,趕到江邊,知道趕不上了,隻恨得咬牙切齒,再撚弓搭箭,扯滿了,一箭將一艘快船的風帆射落,吳驥才大驚,急忙叫快劃船,真就如同漏網之魚,喪家之犬一般走了。

劉啟跟著他們一路去了,這一去也,有分教:

血浪千重因家破,江湖萬裏緣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