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冬曾經讀過一篇散文,散文的主旨內容就是:已經發生的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初中時期的李曉冬還不習慣於讀這麼有深度的文章,那是讓他沉迷在“燒錢王”中無法自拔。
很多年之後,當李曉冬再次回想起那段日子,他發現,命運將他和語嫣分開,又將他和胖子一起分入五班就是最好的安排。
李曉冬不知道,如果他的初中生涯裏沒有胖子會不會更精彩。
但李曉冬很清楚,因為他的初中生涯裏有了胖子,他很滿足、很慶幸、很感恩。
當李曉冬回憶起初中的那些歡樂時光,裏麵幾乎都有胖子的身影……
網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內容。
沒有人會想到,就是那些每天高喊著“網癮侵害青少年”的人,會有一天抱著手機不撒手,會用手機上網看新聞、學養生、找菜譜。
李曉冬和胖子在上初中的時候,家裏度沒有電腦。
離開了二小的科技樓,就隻有網吧這一條接觸網絡的途徑。
去網吧上網需要錢,在網吧裏買礦泉水需要錢,想要在“燒錢王”中變得更厲害還需要錢。
雖然李曉冬的母親調動工作之後,他的零花錢已經比以前多了不少,但是,因為有“燒錢王”的存在。
他的經濟狀況比小學時期強不了多少。
胖子的父母和李曉冬的父母一樣,都是普通的公職人員,收入也差不多。
同在家園小區的胖子父母同樣也在還房貸。
所以,李曉冬和胖子兩個人的零花錢也相差無幾。
在遊戲中同屬於一個幫派的李曉冬和胖子,為了能在“燒錢王”中共同進步,幾乎想到了他們所能想到的一切辦法。
上課時間看攻略,想法設法地省錢去上網,上下學的路上也在交流著遊戲心得。
縣城中所有的網吧仍舊不需要身份證,而在李曉冬和胖子升入初中後不久,家園小區內接連開了兩所網吧。
根據網速的快慢,電腦配置的優劣,分為兩元一小時和三元一小時。
這樣的價格對李曉冬和胖子而言,還不算昂貴。
但是,他們在“燒錢王”中燒的錢卻要比網費多的多。
遊戲裏的道具、裝備、寵物需要花錢購買,遊戲本身又需要充值點卡才能登陸。
雖然“燒錢王”燒起錢來不講道理,但在當時來說也確實是一款不錯的遊戲。
李曉冬和胖子不是沒有考慮過央求他們的父母,為他們買上一台電腦,這樣就可以把上網吧的網費節省下來。
但是李曉冬的父母和胖子的父母竟似乎商量好了一樣,回答出奇的一致:
如果是老師要求,為了方便學習,可以購置一台電腦,沒問題。
但如果並不是學校老師的要求,那麼……免談。
本就沒抱什麼希望的李曉冬和胖子,繼續在縣城裏搜尋網費便宜的網吧。
初中的時間比較緊張,即便是有錢,上網的時間也很有限。
但對於同時深陷“燒錢王”不能自拔的李曉冬和胖子,時間就像是海綿裏的水,隻有擠擠,總會有的。
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在上學前花上一塊錢,可以在小區內的網吧玩上半個小時。
有時下了晚自習,父母因為應酬飯局晚回家,還可以去玩半個小時。
至於每三周一次的月假,李曉冬和胖子更是整天的泡在網吧。
升入初中後,便不再有周末了,除了每三周一次的月假,便隻有每周五下午的兩節課時間勉強算是假期。
由於周五晚上還要照常上晚自習,所以這兩節課,許多同學都不選擇回家,而是留在教室或去操場上打球,亦或者,去網吧上網。
那時候,每個星期五,整個承恩縣縣城所有的網吧全部爆滿。
為了參加遊戲中的周五下午的活動,李曉冬和胖子總是在下課的第一時間跑出教室。
偶爾有事耽擱幾分鍾,結果就是在學校附近的網吧找不到一台空置的電腦。
但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李曉冬和胖子,為了能夠參見“燒錢王”中周五的活動,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幾乎跑遍了承恩縣所有的大小網吧。
而就在李曉冬被“遊戲時間少”,“遊戲資金不足”等問題困擾的時候,大智若愚的胖子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