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庚申雒陽
“廢物!竟是些廢物!那李方、郭勳、劉衛等人都是蠢蛋嗎?些許叛賊還擺平不了,還平白丟了身家性命,廢物!都是廢物!”
此時的劉宏如同發怒的獅子一般,這幾天他收到很多奏表,某郡某縣長官甚至某州刺史死於蛾賊之手,他的憤怒隻是掩蓋自己內心的驚懼。
劉宏少孤,襲得父親亭侯爵位,那是的他怎麼都想不到,身為先帝堂侄的他,有一天竟也能踐極登基。這種天上來的餡餅讓他很不安,他很享受當皇帝的生活,近侍宦官說話又好聽,又會給他撈錢,後宮嬪妃又多,日子那過得叫一個舒心。
但從二月丙午開始,劉宏心裏便覆上了一片陰雲,揮之不去,起初他隻覺得那隻是小打小鬧,其威力可能還不如外族寇邊,他覺得這事兒交給冀州刺史李方,已經算是抬舉那群蛾賊了。未曾想短短十餘天,七州二十餘郡皆起戰事,郡守縣令長被殺者不計其數,州郡失守,吏民逃亡,他開始慌了。
“奴婢的弟弟趙延頗知兵且有勇力…”趙忠之意不言而明,是想為他的弟弟趙延尋得一個好差事,若得勝,可加官進爵。趙忠與張角密有來往,想必即使是兵敗,張角亦不會殘害於他,朝中亦有自己相護。
趙忠是劉宏麵前的大紅人,劉宏常言:“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可見其之得誌。
前日郎中張鈞將慘死在獄,誰又敢出頭駁了那宦官呢?
張鈞前幾日上書雲:“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縣頭南郊,以謝百姓,又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
結果這劉宏轉頭就把這奏書交與張讓、趙忠等人看,那些個宦官,個個都是影帝,表麵表演一番,暗裏結連禦史將張鈞逮捕,下獄拷打致死。
“得了吧,趙公你弟弟那二把刀的功夫我是見過的,街頭放對尚可,那蛾賊凶猛,若是歿在戰場,我可沒法跟你趙公交差啊。”
他劉宏雖然昏誕,但他也不是個蠢人,眼看蛾賊勢大,非名將不足以定,現在他肯定不會犯渾讓那些酒囊飯袋去平定叛亂。
劉宏痰咳一聲,慢悠悠地從案上拿起製書來,旁邊近侍宦官恭敬接過,朗聲道:
“光和七年三月庚申上令曰:
蛾賊叛逆,肆虐漢土,州郡失守,吏民逃著無數,朕心疾痛,乃詔令——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
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持節,發五校、三河騎士及募精勇,討穎川黃巾。
盧植為北中郎將,持節,並護烏桓中郎將宗員,發北軍五校及天下諸郡兵共討冀州黃巾…
伏惟上天,佑我大漢!”
四人聞詔跪謝劉宏,漢代大將軍多為外戚,何進進位大將軍本就是遲早的事。
盧植此前在九江、廬江為守之時平叛有功,四府舉盧植,天子應允。